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潮声月影谁与归章节目录 > 一百九十、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一百九十、你若安好便是晴天(2/2)

潮声月影谁与归作者:江风语火 2020-03-29 16:19
港、坤甸港、昭阳市,将来都是好地方,在海边盖个别墅,养老还是不错的。

    大嫂:好像听他们说,三爷刚下南洋时,启德港就是个小渔港而已;现在可不一样了,至少,繁华程度,一点不比虬江差。当初三爷你下去时,启德港没几个人吧?

    杨孟晗:嗯,港口周边,连大华公司防守所一起算上,当时也就两三万人的样子。

    大嫂:现在人口有四五十万人呢,差不多占大夏人口的十分之一;因为是下南洋的第一站嘛,很多自发的下南洋的人,多数就留下了;在启德港找个饭碗是比较容易的,自己做小生意也不难。三爷该找个时间,下去看看。现在,启德港有好多工厂、商店、大楼,水泥马路都有好几条了,比沪上还干净呐!

    说得杨孟晗有点心动了,真想找机会去看看了;不过,国内战事这么紧张,自己跑出去闲溜达,老父亲会不高兴的。嗯,最早,也要等到两江稳定以后再说吧,现在跑出去,是不太合适。

    杨孟晗:年后,我们这边也动工,把虬江大道,也改造成水泥路。

    大嫂:三爷找的真是好地方;在定远老家,以前,能吃饱饭就是好人家了;就是现在沪上,是国内最富裕的地方了,三天两头能吃上一回肉的,也是中上等人家了;可大夏那边,移民过去的,天天有肉吃的呀!

    杨孟晗:大嫂,这不奇怪;沪上现在,一般打工人家,年收入一般在一百两银子上下,换算成大夏银元,大概一百五十元。可是,在大夏,一亩田能种三季,收入是多少?说每亩十元肯定是往少里算的;这样,大夏移民的家庭年收入,基本在五百元以上,是沪上中等人家的三倍还有余;更是内地普通人家的十倍八倍的,这差距太大了。而且,大嫂,你发现没有,大夏的物价,还要比沪上便宜吧。

    大嫂:是的,大夏物产丰饶,东西又多又便宜;不但是粮食便宜,茶园里养羊,橡胶园里养牛,桑园里养鸡,咯咯,大夏国的肉食,也好便宜;家家每天沾点荤腥,根本就不是事。海里的鱼也好多呐,大龙虾有十几、二十斤重,一家人一顿都吃不完。大夏国,就是人口再多几倍,养活也一点问题没有。哪像我们定远老家那边,稍微有个旱灾、水灾、蝗灾,就得抹着眼泪出门要饭。

    杨孟晗:以前,是船不够,人送不下去,东西运不上来;今年就好很多了,翻过年就更好些;也许,再有个两三年,每天都有固定航班邮轮,来来去去的,就很稀松平常了,非常便到了。

    大嫂:你孟德二哥在悉尼那边,才好玩的;那边一开始是没有蔬菜的,英国佬不大会种蔬菜;只有一些比较好管的土豆和洋葱。中国工人刚上岸时,拼命地吃肉;后来吃不下了,拼命地吃土豆;哈哈,好在你后来送去一大批婆娘,他们才开始有蔬菜吃;嗯,大家现在都不馋肉了。还是变回原来的中国口味,荤素搭伴了,蔬菜还吃得多些。

    杨孟晗:欧洲人做菜,花样很少的;由于他们用的是刀叉,对菜式的限制比较大;炒菜他们吃起来,就比较费劲,吃面条就是活受罪,吃火锅他们只能望洋兴叹;呵呵

    大嫂:中国人在澳洲,很多人开餐馆;歪果仁来的也不少,很多人嘴馋嘛,都学会用筷子了。对呀,是在想不到,我们的红烧牛羊猪肉罐头,在欧洲人部队,怎么就这么受欢迎呢。搞得德二哥,开新厂都来不赢;嗯,从沪上运工人过去,都运不赢呐;咯咯~~

    杨孟晗:现在,澳洲有多少华人呀?

    大嫂:听他们说,达尔文有两万多,悉尼不到两万,墨尔本、珀斯,也有一万多;也就五六万的样子。但实际上,不能这么算;越南人、朝鲜人,在澳洲也自称华人;而且,黄阿申他们,送去了不少达雅族或者其他什么族的女孩子,给华人做老婆,这些人也应该算是华人的。如果全算上,华人比白人,只多不少了。

    杨孟晗摸摸鼻子,无声地乐了。

    有付出,就有回报;再有几年,等约翰牛伤亡惨重地打完克里米亚战争,回过头来,他会发现,澳洲江山变色了。

    嗯,到时候,约翰牛他想出幺蛾子,咱就豁出去,跟他打一场都不怕;反正我等脚已经伸进来,就不会收回去了,牛牛老大你看着办;有数讲咱就慢慢讲,不想讲咱就开片!

    在澳洲陆地上打仗,洒家可不含糊你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