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潮声月影谁与归章节目录 > 一百八十六、东边日出西边雨之下

一百八十六、东边日出西边雨之下(2/2)

潮声月影谁与归作者:江风语火 2020-03-29 16:19
内,战事也是如汤蹈雪一般。在前面被耍了一道的纳尔经额,特然发现,朝庭大军全在山西,自己在临洺关要孤军陷入重围了。这下更怂包到家,带着为数不多的卫队仓皇逃窜,连总督大印都跑丢了;临洺关内几路大军粮台积储,全成了太平军眼中,红毛大仙的恩赐。

    方子詹:幼鸣,好像九月后,北方就开始秋凉了吧;这个时候,朝庭军队要么在山西,要么在往北京聚拢,准备拱卫京城。如果这个时候,太平军虚晃一枪,不论南下山东,还是回归河南。朝庭应对起来,就很麻烦了呐。

    杨孟晗摸摸鼻子:太平军都是一帮洗脚上田的,从战场上,倒是练出来一些打仗的功夫;但战略眼光,就很难说了。对北方的地理特征、气候特征、作战要求什么的,估计都是蒙查查的;就凭着一股胆气,蒙头在往前冲。脚踩西瓜皮啊

    何卓人:太平军三日后,攻下邢台,北上藁城,东占深州(今河北深县),稍事休整后即东进沧州,于九月二十七占领静海和独流镇。五万太平精锐,剑指津门!此时京城一片鸡飞狗跳,北京城的慌乱局面,更超乎人们的想象,太平军打到天津的消息传来后,全北京就炸了锅,短短几天时间,就逃出了三万多户十几万人。最惨淡的时候,京城平日最繁荣的前门大街,都是满目荒凉,放眼望去,空荡荡的,一个人都没有。咸丰大帝紧急调兵增援,朝庭军队更是急眼了,不管不顾地扒开运河大坝,以水代兵,利用洪水,暂时挡住了太平军攻势,也把战争拖到了冬天。万岁命胜保为钦差大臣,率军由南而北追赶,并命惠亲王绵愉为奉命大将军、僧格林沁为参赞大臣,率军由北而南迎堵;还从东北和蒙古调来大批精锐,全是号称弓马骑射最强悍的老底子军队,归惠亲王绵愉、僧格林沁统一指挥。太平军之北伐军占据静海、独流后,胜保即设大营于良王庄,僧格林沁设大营于王庆坨,进行围堵。面对太平军,一开始朝庭军队,好像也不行,顶不住、吃不住劲;奉命增援的黑龙江骑兵马队,被太平军一个冲锋,立刻被打的如鸟兽散,稀里哗啦的;有些人由于跑的太积极,竟把马匹武器全都扔光了,连衣服盔甲都给扔掉了,最后居然要着饭回了京城。这些日子,说北京城里乞丐扎堆,全是没命地跑回来的,江湖上如雷贯耳、大名鼎鼎的关外八旗精锐。

    袁翔甫:不是说林凤祥、李开芳是太平军一等一的大将吗?这大冬天的,孤军困守北方孤城,这打仗的手艺

    杨孟晗:流寇之害,在于流动掠击,让你抓不住他。一旦停下来,就是笼中困兽,凶也凶不了几天了。

    方子詹:在北方重兵重重包围之中,一无粮草、二无寒衣、三无援兵;这好像是个死局吧?

    嗯,至少,林凤祥、李开芳只是将才,不是帅才;战略方面,一塌糊涂;我大清重用酸儒当然有错;可太平天国,一个儒生不用,更错的离谱!一些常识性的东西,他们都没听说过,还一味地浑胆大。

    以为,只要红毛大仙在天上,我等只管往前闯!

    可是,红毛大仙在西天之西唉,大中国天上的张玉皇咱就不说了,中间还有个如来佛祖,好像还有个安拉唉;你红毛大仙手伸得再长,到时候罩不罩得过来呀?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