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潮声月影谁与归章节目录 > 一百七十三、把米留住

一百七十三、把米留住(2/2)

潮声月影谁与归作者:江风语火 2020-03-29 16:19
需在本乡本土,拿出相应的银子,以一两一担的价格,就可以买粮票抵充税粮。这样,粮食无形中,就留在了南方民间;抗灾的能力,将大大增强。

    润淼从舅有些感慨:这是积功积德的大好事!嗯,也要小心,跟进核查清楚;下面的官员小吏,可不都是好人;可千万别让好处,都让这些贪官污吏,落腰包里去了。

    二哥孟曦:在实行这个办法的区域,两江总督衙门,会遍地布告,派人走街窜户宣讲,让老百姓都知道。

    润淼从舅:我听人说,你们为了扩大粮食生产,还准备在美国西部种麦子?

    杨孟晗:在澳洲南部和美国西部,都有类似的计划;但现在移过去的人口太少,短时间效果不明显;三五年后,才能看到成绩。不过,这个月开始,美国、澳洲的牛羊肉,就运上来了;其实多吃肉,也省粮食吔。

    润淼从舅:哈哈,要是肉便宜,我都餐餐吃肉,不吃饭了!呵呵,你们这个,就是把以前胡雪岩、刘松岩他们的做法,更加正规化了,是吧;嗯,浙江也有不少地方闹蝗灾了,他们到时候,肯定要跟你们买粮票的。

    二哥孟曦:这个,首先要解决老父亲治下,两江三省的问题;因为这三个省,也是和太平天国打仗的最主要的战场;只有留住粮食,才能让各地团练支持下去,让老百姓活下去。

    何卓人:现在沪上粮价,成了全国最低的地方了;就是现在,零售价也没超过一两二钱一担。嗯,江北大营,自从开始收厘金之后,有钱了;派翁同书坐镇沪上,开始从沪上买粮,从沪上运到扬州,加上运费,也比当地便宜好多呐;他们还对我们的军鞋、军靴、罐头、中成药,非常感兴趣,每个月都买走不少。也就是说,变相地,江北大营的粮台,也是转到沪上了,这也给苏北,省下了好多口粮。只从各地收厘税,却不从当地购粮了;这对江苏、安徽两地,是好事情;江北之地,粮食负担轻了好多。

    二哥孟曦:军鞋、罐头、中成药,现在外地兵头,把它叫做“沪上三宝”;不管那个军头,都喜欢这三样;在江西作战的湘军、皖北的袁甲三,没有不喜欢的。只要来沪上,先买这几样的,不用问,都是各家兵头的粮台大当家掌柜的。

    杨孟晗摸摸鼻子:大家现在都学会画地为牢,占山为王,坐地分脏收买路钱了,是吧。嗯,收到钱,就能在沪上,买到各式各样合用的好东西。

    何卓人:这两年,沪上住进来的富户和官宦之家,可不少,也变相的为各地省粮食嘛。嗯,沪上成了各家的总粮台了,也说明,幼鸣当初之举,是何等高明了;瑞臻公从不妄言,从不乱夸人的。

    润淼从舅:呵呵,现在各地兵头,连皇上都敢顶;可没几个,真敢跟杨家和我们几家,过不去的。嗯,面子永远没有肚子重要,哈哈。就现在,有南洋这样一块膏腴之地支撑,日子都这么紧巴;我真不敢想像,假如没有南洋大夏国,没有这么多轮船,天天往回拉粮食;这日子可怎么过呀?

    二哥孟曦:估计会饿死许多人;饿殍千里、白骨盈野的悲惨情形,肯定会再次出现;而且,饥民越多,这动乱越不好平定。

    润淼从舅:清鸣,明年以后,船舶瓶颈,是不是问题就不大了呀?

    二哥孟曦:明年肯定好很多,三大造船厂,都开始运转了,下半年会有几十条大船下水;最晚,明年底,想去南洋的,至少都能送得走了;明年,从澳洲、美国拉回来的牛羊肉,也会让沪上居民,吃肉变成平常事。

    杨孟晗:现在技术还不过关,也许有一天,牛羊肉直接冰冻着运回来,那就漂亮了。现在要么做成罐头,要么做成肉干、火腿、熏肉、腊肉,总是啰嗦些,费功夫些。

    何卓人:也不算啰嗦,前线的士兵和沪上的工人,可喜欢杨氏食品的肉罐头呐。很多沪上工人都说,最高兴的事,就是下班后,开一盒肉罐头,喝二两小酒,此人间一大乐事也!哈哈

    润淼从舅:唔,我听说,连向欣然向军门,都有这个习惯了呐;每天晚上,四款罐头,轮流着选一款,热一热,喝二两,雷打不动呐!嗯,现在在前线,能吃饱饭,有荤腥,不缺饷,不少衣,不少药。即使其他人再捣蛋,向大人对军队的士气,基本上还是在掌控之中的;打仗滑头也许有,主动投降的、开小差的,基本没有;出了军营就会饿肚子嘛,投降了更是天天饿肚子嘛。

    杨孟曦:太平军的供应,一直就不怎么样,是吧?

    何卓人:他们基本靠打草谷,王爷们可能还吃得不错;下面小的们,在前线打仗时,还能勉强保住喂饱肚子;在后面的,肯定不好说了。即使他们下乡去搜罗吃的,可是这几年,水灾旱灾加蝗灾,农民手里哪有多少余粮;再抢几次,农民都饿死了;要么跟他拼命,要么惹不起躲得起,远远走四方逃荒去了;嗯,现在有沪上这块吸铁石,很多人都把沪上当人间福地了。

    杨孟晗:去年,方子詹就说了,好多难民一路拖儿带女,千里迢迢来沪上;跟那些虔诚的一步一磕头,上九华山朝拜的善男信女的心境差不多,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