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潮声月影谁与归章节目录 > 一百六十四、一封份量很重的捷报

一百六十四、一封份量很重的捷报(2/2)

潮声月影谁与归作者:江风语火 2020-03-29 16:19
己现在,还不知道而已。

    和春、吉尔杭阿与向荣、琦善相比,非要说有什么不同的话;就是他们对待士兵生命的态度。向荣是传统式兵头,从小兵一步一步升上来的,知道士兵的疾苦,有爱兵如子的习惯思维;尤其现在,朝庭对死伤抚恤,越来越瞎对付的时候,向荣大人难免在打仗时,会收着点、悠着点。

    琦善是几起几落,年龄大了,也息了再往上一步的心思,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更不想为后辈造那么多孽债,损自家阴德。

    但和春、吉尔杭阿,乃至胜保,他们的心态不一样,急于建功立业,甚至拿人命往里填,拿士兵的鲜血染红他的顶子,也在所不惜;况且,死的都是绿营兵,他们眼睛眨都不会眨一下;至于想要死伤抚恤,且等着吧,我煌煌大清朝庭,能赖你那两小钱吗?

    吴道台在去常州上任前,还特意到杨府来,坐了一回;好好地品了一次杨府三道茶,临走还十分惋惜地跟杨孟晗念叨,以后想喝到这么好的茶,有点难了喔!

    升官当然是令人高兴的事,不过吴家后辈,读书人少;官场资源对晚辈的前程,自然就没多大用处;吴大人自己也六十大几了,干不了几年了;这升官,意义说大也不大。

    经过这一年多的修炼,吴老大人内在气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像一个仙风道骨、慈眉善目的世外高人,看什么都心里明白,看什么都挺顺眼,看什么都是不是很在意;什么都拿得起、什么都放得下,云绻云舒、收放自如的态度。

    嗯,看得杨孟晗都有点嫉妒了,自己到吴大人这个年龄,能不能得个机缘,修炼到这个境界,真的不好说呐。

    在外围初步落定后,巡防师的第一步工作,还是扩军。回到军营司令部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召集方子詹、袁翔甫、阿尔贝皮埃尔、凌幼樵、何卓人几个人来到办公室,由童虞山做会议记录,商量巡防师扩军事宜。

    杨孟晗:这一次,我升官了,大家肯定跟着升,但是朝庭的官制与我们巡防师军衔,有些配不上。我们是一级一级的,是一个整体;朝庭的兵制,是为了限制武将的兵权,切割的很厉害。一个正二品的总兵官,手里只有两千兵,去年桂林大峒山之战,朝庭也就丢了几千士兵,阵亡总兵却有四个;每个总兵手下都不超过两千人。按人头,就是我们一个团长水平;按战力,都比不上我们一个营。而且,朝庭也搞不清楚我们的体制,还是以标营属官的形式,给我发的吿身;眼下我也不想太高调,所以给大家的品级,没有最大化,希望各位见谅。

    方子詹:幼鸣,你这就想多了,我们怎么会有这样的心思。就是现在向欣然大人给我个什么地方二品总兵,我还不敢接呐,有今天没明天的。仗有得打,升官真不着急,其实,升得已经挺快了。

    袁翔甫:幼鸣,不仅仅是快,是快得有点出乎意料之外了;一翻身长一级,再翻回来,又涨一级。

    杨孟晗:大家谅解就好。嗯,我说一下这次扩军的思路。这一段时间来,在主力团与混编团之间,我发现,原来陈昊之陈子恒跟我讲过的,把主力团炮营一分为四,就可以将现有的主力团,变成四营制的混编团。这倒提醒我了,干脆,把所有的团,都变成标准化的四营制,根据敌人的情况不同,任意组合。这样,既可以随时一分为四,独立作战;也可以很快捏在一起,变成一个能打大仗、硬仗的铁拳头。

    阿尔贝皮埃尔:杨,我赞成这种编伍办法,这样可以把两种编组的好处,都吸收了。

    杨孟晗:我还有一个想法,当然,我们一个团放出去,太平军想吃掉我们,是很不容易的。但是,一旦碰到太平军军级以上部队,或者,我们希望给某支太平军部队予以毁灭性打击时,一个团显得有点少。建立更大编制的旅级作战单位,势在必行。而且,为了控制局势,我的思路是:定远、淮安放一个旅;泰州、高邮放一个旅;常州、丹阳放一个旅;江阴、无锡放一个旅;苏州及以东放一个旅,一个机动旅。嗯大概是这样,大概陆军主力部队,再增加兵力两万左右;大家还有什么补充的?

    凌幼樵:我的东方水上支队,人员编制要考虑进去吧?

    杨孟晗:新船什么时候能到?

    凌幼樵:大概在十月底前后,现在招兵正合适。

    杨孟晗想想:你们陆战队,也适当扩编一下,先加两个营吧。嗯,这样算起来,水上纵队要增编两千人。

    阿尔贝皮埃尔:现在,南洋正式编制,只有六个营,还包括两个岸防炮营。总体兵力肯定不够,是不是按去年已经确定的计划,扩编四个营?

    杨孟晗:这个可以,嗯,都在沪上招吧,好分流一下人口;以前在南洋本地招兵,主要是怕北方人过去不适应;这一两年下来,发现问题不大,那就在沪上招吧。北边的难民营,一天不消掉,润淼道台大人是睡不着觉的。

    方子詹:我们这一次招兵规模比较大,一旦落实下去,两万四千多军人,光军属移民,至少能解决十几万人了。这么一倒腾,难民营基本就空了;明年运力也增加了,难民随来随走,有可能到那时,就不会积在沪上难民营了;嗯,难民营就自然而然消失了。

    何卓人:润淼大先生听到这消息,估计比升道台还开心,哈

    杨孟晗:行,你们几位尽快把招兵计划拿出来,而且,这一次招兵,就在沪上本地招兵;嗯,子詹兄,是不是要分几个批次,不然营地够不够住呀?

    方子詹:无所谓的,两个军事学院的院子,加上大营南面的备用地,地方根本不怕不够。行军帐篷什么的,野战部队本身就要配备的嘛;早一点、晚一点,拿出来用而已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