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潮声月影谁与归章节目录 > 一百五十二、暗流涌动

一百五十二、暗流涌动(2/2)

潮声月影谁与归作者:江风语火 2020-03-29 16:19
人:一切,皆是围绕着“鸦片”,而风生水起的。早期,是香山买办们,有意无意扶植起来的;后来,吴道台吴大买办主政沪上后,更一度成为他们的杠把子。这些年,这些会党,昧心钱,赚得可黑了。而且,现在这些会党,越来越半公开地活动,衙狱都不敢管了;经常把衙狱揍得满街跑,越来越嚣张。

    杨孟晗想了半晌,缓缓问道:吴大人和他们,还有来往吗?

    何卓人:现在肯定没有,但也不想得罪他们;一是同乡之谊,情面难却;二是吴大人的家小,都在老家香山,不想过于得罪这些不黑不白的人。

    杨孟晗:可以让吴大人将家小,迁去大夏呀。

    何卓人:已经迁过去一部分,但大多数没有走;国人做事,都是这样子的,不是万不得已,没有人和老家,一点联系都没有的。

    杨孟晗:听说最近办团练,也闹出一些是非?

    何卓人:不知道是吴道台不能免俗呢,还是下面人完全让人买通了;这一次,招募的团练,一多半是会党;嗯,另一半,现在也成了会党。乡绅们不满意,认为有这些团练,反而是祸害;加上现在局势不是稍稍稳定了嘛,乡绅们就不肯再掏钱了,要解散团练;嗯,会党饭碗被砸了,当然也不干,双方闹腾很久了。嗯,幼鸣,这次团练,是精明的吴道台,办的少有的一件糊涂事。

    杨孟晗:特区里,会党活动得多吗?

    何卓人:他们不大敢,最多在原租界码头驳货区,来接黑货的。巡警在外围,有警戒线的。

    杨孟晗:要是大胆进来了呢?

    何卓人:只要知道是会党的,抓到了,就送合隆沙;也不在特区审判。只要确认了会党身份,就远远送走。会党现在也知道,进特区,就是有去无回,没人敢进来了。

    何卓人:幼鸣,实际上,如果我们把实力全部展现出来,会党敢闹事的可能性不大的;加上巡警,沪上兵力超过两千;他们成功的可能性很小的,也许就不敢了。

    杨孟晗:是疖子总要出头的,不找个机会,名正言顺地,把这些会党扫荡了,剪除鸦片分销网络;抛离驱使,鸦片贩运只会愈演愈烈,越来越厉害;鸦片,永远也没办法禁绝。

    何卓人眼睛一亮:哦,幼鸣,原来你打的是这个主意呀!这一招,是有点嚼头唉;表面上是平乱党,实际上,是借机把沪上周边的鸦片贩运网络,一举荡平了。英国佬还挑不出理来,有苦说不出啊。呵呵,好事,真是好事。嗯,幼鸣,可是,就是堵住上海,其他地方还是一样可以进来的呀?

    杨孟晗:堵住一块,清理一块,就少一块;分销的大头,本身就是在长江流域。英国人十几年来,培育的分销体系,第一级下家都在沪上;逮着机会一次全给敲掉了,他们想恢复,总要花时间的。我倒想看看,是他们约翰牛建得快,还是我杨某人敲得快!

    何卓人:陈昱之驻守定远,幼鸣,是不是也有卡住北方鸦片贩运通道的意思。

    杨孟晗一乐,故意买个关子:唔,我跟睿霆说过,这是棋筋;你有兴趣的话,也帮着琢磨琢磨,这里面有哪些余味

    袁翔甫过来:幼鸣,其他的都从云台大营,撤得差不多了;焦山基地也移交给江南苏松崇明镇总兵叶常春大人了。但是,吉尔杭阿大人,却以钦差大臣向欣然大人的名义,把我们十艘红单船,给扣下了。

    杨孟晗摸摸鼻子:特么的,这可不是我杨家的私产,这是靠卖面子,跟南洋诸家借来的;人家是友情客串帮忙的。而且,租借的期限也快到了,人家要回南洋了。这没头没脑的给扣下来,算怎么回事呢?

    袁翔甫:向大人、吉尔杭阿大人,他们估计是打心底喜欢上红单船了。他们也认为,咱们的大炮舰,对付太平军小木船,有点大炮打蚊子;要是一不小心,陷进去一艘,还心疼死个人了。嗯,大炮舰给他们,他们也不会用。但是他们一致认为,我们的红单船,对付太平军,是最合用的、最划算的;而且,他们也会用。

    杨孟晗:什么个意思?听着这话音,这船好像已经是他们家的了似的。

    袁翔甫:呵呵,你都没想到这酸主意,是谁出的吧?是叶常春,江南苏松崇明镇总兵叶常春大人;私下里,他把崇明岛绿营官地,都划给我们劳改农场了;只要求把焦山基地给他,十艘红单船给他;买船的钱,只能是我们掏了

    呵呵,原来是他,惦记咱家的好东西了呀;好久好久了吔!

    谁不怕贼惦记呀,更怕这贼贼的官兵惦记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