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潮声月影谁与归章节目录 > 一百四十五、东南无战事

一百四十五、东南无战事(2/2)

潮声月影谁与归作者:江风语火 2020-03-29 16:19
的,我打我的;这看起来,好像是争取战略主动权,有点高大上;实际上也是现实所迫,不得不如此而已汕。

    北伐可以理解为直捣黄龙;真不知道他们内心是怎么想的;但无论如何,还是把这场灭国之战,想得太简单了吧。

    以为大旗一到,别人就乖乖滴吓得,望风而逃,望风而跪吗?

    李自成打到北京,明朝崩了,是因为那时候明朝朝庭手里,已经没有什么像样的军队了,国库也空的可以跑老鼠了。

    可我大清现在还是不一样的,京城附近的兵力,一直没有参与剿匪,留在北京四周未动呢;兵力还是蛮雄厚的。而且,就近的蒙八旗、关外八旗,人手还是不少的。

    至少太平军北伐,如果以北京为目标;没有十几、二十万的兵力,根本啃不动吧。

    杨孟晗有些不明白,杨秀清仁兄,你这是传球呐,还是射门呢?这似传似射的,你到底要闹哪样?

    西征,则是打草谷的成分,更多一些;这很好理解。

    太平军一开始编营管理后,以为可以加强控制,便于传教、讲道理;但不久之后,自己也有点蒙了;所有的人,都编管了,天京城,眼下至少大几十万、小一百万人口,每天的口粮消耗,就是个天文数字,就是个天大难题。

    估计,洪大教主每天在自己豪华的天王宫中,向自己轻声吟叹:我总是心太软,心太软,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相爱总是简单,相处太难,不是你的,就别再勉强

    教义是填不饱肚子的,没粮食,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之前,太平军攻下那么多地方,是捋一把就走的,并没有留下人员防守。也没有想到建立根据地,建立政权。现在麻烦了,没有基层政权,就没有税收;没有税收,就没有稳定的财政来源;没有稳定财源,怎么供得起这么庞大的军队与后勤体系。

    以为控制了中心城市,就万事大吉;就以为,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人生大考,俺们的洪大教主,又再一次想的太跑题了。

    洪大教主童生都考不上,恐怕也不能怨主考官;动不动就跑题,文章写得再长,辞藻堆砌的再多,也是没毛用噶!

    新兵入营一个月还不到,现在还是队列和体能训练;第二阶段射击与战术训练,至少要等个把月;重新编伍也要过段时间。

    陈昱之也已经北上了,眼前特别要忙的事,还真不多;老婆们来了,干脆带她们逛逛吧,陪她们几天;嗯,大名鼎鼎的金山寺,自己还没逛过呐;虽然老父亲住在焦山时,自己去过两趟焦山,每次都是匆匆忙忙谈完事就走;就是焦山的定慧寺,自己也没逛过呐。

    镇江几个闻名遐迩的风景点,北固山、金山、焦山;“三座大山”哎!秀气都蛮秀气,就是太袖珍了,跟大盆景差不多。

    看过后,小妻子方五妹还悄悄跟杨孟晗嘀咕:原来以为白素贞水漫金山寺,法力通天呐,本事好大呐。到这一走一看,才发现金山就这么点点高;水漫金山,看起来好像也不难嘛;我们家馨馨,说不定也可以的吭?

    她们是昨晚连夜才赶到的,也是想给杨孟晗一个惊喜,就故意没先告诉;连英丫头都没漏口风。

    童虞山办事还是蛮讲究的,挺细致的。英丫头就是悄悄跟他说了一嘴,不几天,他就在云台山脚下找了一个富商的别院,三进三跨,修得很精巧别致。在云台山北麓,在门口能够眺望长江,离西津渡不远。

    晚上,凌幼樵特意在焦山观澜阁,请杨孟晗一家子吃饭。杨孟晗和凌幼樵是临江对酌,把酒临风,惬意地边吃边聊。

    女眷这边,也是上了一大桌子菜,全是镇江、扬州地方特色菜;尤其是上了好大一份河豚鱼。拼死吃河豚,中国人就是饕餮,就是嘴馋。

    杨孟晗对吃什么,倒是无所谓;方五妹看着也是吃什么都那样。

    馨馨不声不响、不紧不慢地,可没少吃;英丫头运动量大,比她更能吃;只有芸娘现在好像吃得不多,有点控制体重的意思,怕再长胖了。

    小梅子吃得那就是热火朝天的了;嗯,蓝婶总埋怨说,她丫头就是公子给惯的一点没相;杨孟晗倒觉得,能让小梅子这么天真烂漫地开心地生活着,也是自己努力前行的动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