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潮声月影谁与归章节目录 > 八十、蓝大盛的东万律之行一

八十、蓝大盛的东万律之行一(2/2)

潮声月影谁与归作者:江风语火 2020-03-29 16:19
 罗佑甫给二人介绍后,刘阿龙也就坐在上首椅子上,动都没动,简单地一拱手,大嗓门地问蓝大盛:贵使这一次来,准备给我刘家最大封个什么官?给几顶官帽子?给我刘阿龙封个几品官?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哈哈,低于五品,某家不会答应的,我刘家各位兄弟也不会那么好说话的

    他用的是江湖讲数吹大气的套路,嗯,他也就会这个套路。

    二毛别的本事也许没有,这市侩油滑,江湖套路,坑蒙拐骗,连唬带蒙瞎咋呼,一般人恐怕真闹不住他;因为是巡抚公子身边的体己人,从来只有他跟别人跩,还没见过别人跟他这么嚣张的。

    要是搁在江宁,那怕是沪上,早一大耳光呼过去了。

    因为是来送信,公子交待的正事要紧;懒得和这没眼色的粗人,起什么言语争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二毛只是面上打打哈哈,心里记住了,回头找后账。

    二毛摸摸鼻子:小子我,不是钦差,是给钦差送信的,具体细节知道的不多;回答不了你的疑惑,这个要刘大总制和钦差本人当面谈。朝庭具体什么章程,到时候自然揭晓。

    刘阿龙:那还那么费事跑那么远长路干什么,把信交给我,你回去吧;我看看后,去跟阿生商量,回头答复你家钦差大人。

    这特么是给脸不要脸呐,还是蹬鼻子上脸呐?

    都四十岁了吧,才就这么两下子,还好意思出来装傻充愣瞎蒙事?小爷我有一百个办法,说得比你敞亮,办得比你溜乎。

    二毛一笑,没接话,只是低头喝茶;跟你个傻二哥说话,都白费小爷吐沫星子。

    罗佑甫在边上插话道:这是钦差交待,要见到刘大总制本人面交的,刘甲必丹,给你恐怕不合适。

    刘阿龙还兀自自我感觉好得很:我和阿生是兄弟,给我不一样吗?快点,拿出来,俺龙哥来个先睹为快

    蓝大盛气得有点火上来了,目视了下一直在边上的侦查班长,心想再特么啰嗦,给他几下子,打你个桃花朵朵开。

    罗佑甫不干了,有点急眼了,把脸撂下来了,语气生硬地说:这个真不一样,请甲必丹自重。唔,天不早了,甲必丹早点回去歇着吧。

    罗佑甫虽然是下级,动起粗来,罗家真不怕,兰芳还真没人敢一点不给罗家面子;况且,现在搭上朝庭的线了,罗佑甫底气更足。

    你刘阿龙中间横插一杠子,算怎么回事?估计是自己太把自己当回事了,自己把自己太当人了。

    刘阿生翻云覆雨、心狠手辣,谁都信;这么二五颠倒的,肯定是刘阿龙自说自话充大头,不会是刘家的意思。

    罗佑甫干脆来个更不给面子的直接撵人,一方面是站队表态,另一方面是自己出来当门板,避免蓝大盛与刘阿龙,直接呛起来;真抬起杠来,越闹越大,那样更不好摆弄。

    刘阿龙就是莽汉一头炮,没放响也没太多换手招;实际上他脑子里没多少弯弯绕,由着心情瞎咋呼;平常搞习惯了,想一出是一出,顺嘴放炮;今天也未必是处心积虑来截胡,心血来潮的可能性更多些。

    他打仗也是只知道猛打猛冲的主;出主意使歪招,都是刘阿生的事。

    刘阿龙气鼓鼓地、怏怏地从商栈出去了,二毛根本没起身相送;自顾自地慢悠悠地喝着茶,就想根本没人来过一样。

    刘阿龙回去后,也没使出什么后手招;其实他就是习惯性地顺嘴胡说八道两句,平时,下面人都是点头哈腰地对付、糊弄,糊弄糊弄,某句话把他哄开心了,哈哈一笑,说过什么他自己都忘了。

    不过今晚,刘阿龙还留着一份清醒,没太忘事,让人连夜快马给东万律送信。

    他是个大老粗,不开心也就几分钟,这事出门后一会就忘了,没往心里去。几年后,刘阿龙被人折腾得欲仙欲死,到死都没明白,就是因为这晚小小的过节,让小心眼的二毛小贼,贼惦记上了

    第二天一早,因为昨晚的事情,罗佑甫怕结外生枝,早早就出发了,早饭都在路上吃的。离城十里后,罗佑甫才放松下来,也把马车四周的遮阳帘收起来,好让蓝大盛凉快些。

    从南吧哇到东万律是一条大路,铺了矿渣石子。马车只要控制速度,不算颠簸,不那么受罪。

    蓝大盛看到路两边虽然有很多橡胶林、甘蔗田、水稻田,但更多的是荒地。间或也有本地土人在田间耕作,但他们的面容和启德港附近的土人长得不一样,更像中国人,或者说,像南方的中国人。

    蓝大盛:罗兄,这些土地怎么荒地多呀?

    罗佑甫:人少地多,种多了吃不掉。而且,雨水多,气温高,一年四季长东西,地反而瘦,要轮着种;否则,产量不好。

    蓝大盛:那些种地的人,是中国人吗?

    罗佑甫:他们是达雅人,也算是中国人;他们没有文字,据他们自己说,他们是很久很久以前从南中国迁移过来的;有些人还有汉姓。上一次听一个从台南过来的人说,达雅人的语言,和台南泰雅族语言几乎一样;和福建高山族、畲族也有点类似。风俗习惯也差不多,有点原始部落的习惯,刀耕火种的。

    蓝大盛:他们好相处吗?

    罗佑甫:他们和我们中国人挺好,也认为我们是他们兄弟;但他们跟信天方教的其他部族土人是死对头。嗯,如果不算抢来做老婆的,与外族你情我愿、和平通婚的,华人娶的都是达雅人。

    蓝大盛:达雅人人口多吗?

    罗佑甫:其他地方不知道,兰芳地盘上,土人中,达雅人有一半。嗯,达雅人碰到别的部族,就往深山老林里躲,他们武器太差,打不过别人的;只有在汉人的地盘,他们才有下山耕种的。嗯,他们有山货,也是偶尔出来跟汉人换东西;其他人,他们是不理的,敢闯进他们地盘,二话不说,直接宰了的

    蓝大盛心里有数了,公子之前说过,要在婆罗洲扎下根来,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达雅人,是一个很不错的选项,以后,情报科在这个方面,要用点心思。

    第二天傍晚,到了东万律,住进了罗佑甫堂弟罗佑明的府邸。这也是罗芳伯在世时盖的,祖传下来的老宅子。地方倒不小,能看到许多当年兰芳第一家的印迹;只是多少有些老旧败落了,一如罗家现在的光景。

    东万律说大也不大,都到不了内地一个县城的水平;说小也不算太小,比蒙脱拉度的和顺总厅要大些;两条十字主街,两边大多数都是汉字招牌,或者汉字对联、喜庆年招、福字什么的;人口在五、六万之间,跟内地一个大一点的商道繁华集镇差不多。街上行人中,也有不少本地土人,但从行人慢腾腾的懒洋洋的神情中,能看得出来,相处还算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