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潮声月影谁与归章节目录 > 六十二、子詹说卓人

六十二、子詹说卓人(2/2)

潮声月影谁与归作者:江风语火 2020-03-29 16:19
眼面前的是长毛之乱,国外的是西夷诸国的不断侵扰。大家有办法吗?对,都没有;又不能这么眼瞪瞪地看着局面一天天崩坏下去。所以,幼鸣的这一番作为,给大家打开了一道门,一道解决内外困境之门。如果,你们仅仅认为只是来混个官做做,那就大错特错了。

    方子詹:幼鸣的很多做法,相当地有深意,你们一时看不懂不要紧,跟着走,慢慢就明白了;说到情报,我问大家一句,这次幼鸣南下,本来是秘密的,可是第三天,营中就传开了,我不知道是谁传开的。

    陈子恒不好意思摸摸脸:可能是在下,第二天,我去秦园看望润淼叔叔,没看到幼鸣,问叔叔,叔叔也没瞒我,我回来就跟几个本家说了,后来就传开了。

    方子詹:还有更严重的,幼鸣碰巧南洋之行,有点斩获;马上传得连西人都知道了,让幼鸣很被动。好歹幼鸣反应快,连消带打、连蒙带唬的混过去了。

    看他们好像还没听懂自己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接着说:西人在我们地头,本来是人生地不熟的,还有语言障碍,为什么知道得这么快?那是人家有专门的情报收集系统,包括军事的和商业的。我们呢,除掉爱传闲话,还是爱传闲话。这个坏习惯,让人家收集情报太方便了。

    再回头说,由于多年来儒家独大,儒生的很多幼稚习惯和书生气解读,把大家害惨了。自唐朝以后,兵家的文化传承日渐没落,不像唐朝以前,兵家武人也是识字的,甚至是学问大家;北宋以后,武人大多目不识丁,嗯,有文化的武人,也转去做文官了。

    更可笑的是,文人不懂武事,还想当然地、异想天开地去解释。比如说打仗吧,像说评书似的,以为兵对兵、将对将,只要一员勇将斗将赢了,仗就打赢了。

    对兵家学问中最关键的情报刺探、收集、整理、分析;全部阉割了。变成了“掐指一算”,我倒想问问,你们到各大庙观,去访一访,看那个大师能掐指算出来。

    再回头说说卓人你的心结,锦衣卫就是不好吗?阉人就是祸害吗?读圣贤书的儒生就天然代表正义吗?天下儒生当贪官的还少吗?晚明要不是儒生添乱,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幼鸣现在举兵事,自然要按兵家的要求,把事情一点一点地做好;卓人,为什么幼鸣开玩笑地让你找一个能掐指一算的人来;他是用这种半开玩笑的方式,在提醒你,这就是说聊斋。

    那些对武事无知又无畏的书生,写书时,大嘴说瞎话;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军事决策的基本依据是什么,顺手就来一个“掐指一算”的桥段;真实打仗是这个样子吗?“掐指一算”根本就是没有影子的事,不知把多少人带沟里去了。

    兵学最重要的实际操演这一块,让儒生阉割了;只剩下高高在上的《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可那是战略层面的;如果对具体的军事实战一点不懂,以为读了这几本书,就算知兵,那才是活脱脱的纸上谈兵呢

    幼鸣做事,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举兵事就还兵家兵事本来面目;情报必然是重要一环。

    情报工作,一体两面,对外是刺探、收集、整理、分析;对内就是保密,反刺探反渗透;幼鸣跟我开过这个玩笑说:想知道巡防旅什么事,随便抓走一个小兵,一问什么都知道了;甚至人都不用抓,在巡防旅门前摆个摊,也什么都知道了。

    你们想想,幼鸣对这件事,担心到什么程度了?

    如果不是暂时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不会推你何卓人出来试试手;幼鸣跟我也探讨过多次,实在选不出更好的人选。幼鸣之前也担心,你把事情想拧了,犹豫到现在才跟你说。但现在连我都没想到,你会想得这么拧?

    用兵,是最严谨的事;情报是重中之重。说真话,如果有人能替我管好后勤,我本人还真想主动请缨,去干情报部。情报工作不做好,每次打仗都是赌运气,怎么可能运气每次都那么好呢?

    卓人,幼鸣把这么重要的工作托付给你,很大程度上,是把巡防旅未来发展的气运,交到你手上。好好用心做吧,不然,会害死幼鸣,害死大家,也害死你自己。

    当然,如果你真想不通,就跟幼鸣实话实说;拜托老弟你千万别胡乱接了,应付差事瞎对付。要是这样,巡防旅战事上一旦吃大亏了,发现是你的问题,全体官兵能饶得了你吗?

    唔,最后,我还是借前几天,幼鸣在我家说的那句话送你;唔,当时你也在的,你应该也听到了的。

    “手中有剑,心中无剑”

    忘掉这些年来读的四书五经吧,忘掉那些儒家的条条框框吧;否则,你真学不进新东西;杨凤鸣能丢掉,何鼎成何卓人,我的小老弟好兄弟,你怎么就丢不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