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潮声月影谁与归章节目录 > 四十七、启德港

四十七、启德港(2/2)

潮声月影谁与归作者:江风语火 2020-03-29 16:19
访,还带来一个比郑信稍小的一个孩子。喝着茶,场面话说了好一会;最后,郑滔还是硬着头皮,稍稍面色不太自然地,以祈求的口气,指着那孩子说:这是犬子郑鹏,比阿信小一岁,求公子收其为徒,拜在公子门下。

    这又是一个为孩子铺路,厚着脸皮求人的父亲,可怜天下父母心,杨孟晗能够理解。

    杨孟晗想了想:这个徒弟我可以收下,但主要还是在正规学校上学;平时我也没时间教他们,只能负责监督他好好学习。

    郑滔:在婆罗洲呆着,日后,也就是还像我一样,是个粗人,再蹦跶也成不了大气候。我就是把儿子交给公子,公子你该怎么管就怎么管,就拜托三公子了!至于将来如何,看他自己的造化。

    说着话,起身给杨孟晗深深一揖。转过头来,对儿子吼道:阿鹏,过来给师父磕头,不听话,我揭你的皮

    其他的执事们,看着也有点眼热,只是觉得自己没那个面场,也就不好开口。

    杨孟晗看了一眼郑滔和其他几个执事,手指在桌上敲了一阵,慢声说:你们在南洋讨生活不易,有朝庭的问题,但也有你们的问题。先说说你们自己的问题吧,相互之间就打生打死,白白便宜了红毛。

    郑滔:是,公子,我承认,也不是每次打仗,我们都占理。但南洋就这样,谁拳头大谁就说了算,有理没理只靠打,也只有打。

    杨孟晗:现在,红毛拉一个打一个,这样下去,不久将来,你们一个一个地都要被人家红毛收拾了。

    郑滔:我们也知道这个理,可是兰芳打我们,我们不能不还手啊。

    杨孟晗:这样,这一次来,我感触很大,官府不管是不行了。

    众人七嘴八舌地说:官府能管那当然再好不过了,当年,我们就想朝庭上过奏本的,嗯,是乾隆朝的时候,朝庭没理我们,还说我们是海外逃民

    杨孟晗:朝庭,有朝庭的难处。现在,西洋诸国都侵扰到国内了,朝庭也是焦头烂额的。以后,南洋的事,朝庭不会不管了。具体怎么管,等派官员过来再说,但你们不要主动攻击其他公司;其他公司要是不识像,朝庭自然有办法收拾他。为了不引起新的国际纠纷,管理方式上,等我回去后,再向上峰请示。婆罗洲眼下有一点比较好办,只是对付红毛,朝庭并不怕他;只是不想把其他西人引过来,方法上要讲究一下。

    郑滔:我们和顺总厅听从朝庭吩咐,听三公子将令。

    杨孟晗:这一次,我们也不会拍拍屁股就走了;计划留下周立春中尉,和几个骨干力量;留下足够的武器,在本地招募一百人,就地驻防。后面,还会派来军队和官员,好好管起来。

    郑滔:可是昨日一样的好枪?

    杨孟晗:是的,一百支。

    郑滔:那太好了,人我给你马上配齐都没问题的。

    众人都说:我们也有人,全部和顺厅旗下二十多万人呐,拉个几万人,都不成问题。

    杨孟晗:这个有周长官做主,要他中意才行,巡防营招人,都是公开招募的,你们各家都去报名好了。

    郑滔一击掌:嗯,有了这一支兵,红毛来了也不怕了,干他!

    中午,又在街上摆起长宴,今天,因为眼面前的威胁没有了,大家更放松,气氛更热烈。席间,杨孟晗提醒郑滔一帮人:把现有的人口、田亩造册登记,为将来做个准备。嗯,好像空地还很多呀?

    郑滔:帮戛一年三熟,随便种点就吃不掉呀,又卖不出去;田地没人稀罕的;我们主要靠开矿挣钱。

    杨孟晗:嗯,等官府成立了,大家也要按率纳税,当然税不会像老家那么重;不用上缴朝庭;取之帮戛,用之帮戛。你们先成立一个长老会吧,协助周长官守好帮戛。

    众人齐声应了:一定一定,齐心协力,守住帮戛

    杨孟晗觉得那儿有点不对,想了一会,说:既然这已经是中国人的地方,就不该再叫帮戛了,改个中国名字吧,叫什么呢?

    有人说:不如叫新东方港吧,船就是这个名字。

    杨孟晗:不太好,方位不对,帮戛在岛西边。

    转头正好和凌启德脸对脸,说:新东方不好用,就用船长大人的名字吧,叫启德港。

    众人喊好:好,叫启德港!

    凌幼樵有点蒙圈,嗯,哥这是人过留名,名垂千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