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潮声月影谁与归章节目录 > 三十九、不想不想长大

三十九、不想不想长大(2/2)

潮声月影谁与归作者:江风语火 2020-03-29 16:19
头在下会按照图册,四边各修一条界路,但这是巡防营的官地,不好挪作他用。现在除掉东面的虬江镇外,南、西、北,还有很多空地;又村兄有何打算?

    袁又村笑笑:皆是芦苇荡淤沙地,种庄稼几年也没收成,也就是摆在县衙的图册上,一分钱赋税也没有;世弟如果想要,随便给几两银子,送你也罢。

    杨孟晗:愚弟也不想占这个便宜,不如按周遭下等田田价,我全要了,也省得以后有御史闲话。

    袁又村一愣,说:世弟这是何苦,这荒地本身就没人要的,花那个冤枉钱何来?

    杨孟晗:我有大用处的,不瞒世兄,我买过来,一部分分给下属,让他们自己盖房子,在此定居,这只用到很小一部分;大头是盖好房子卖给富商的。现在和新东方以及外国洋行做生意的外地客商,越来越多;只要修好码头、修好路,环境搞好一点,治安跟上去;能碰到这样一个安家落脚的地方,很多人肯定愿意掏银子的。要是我赚到钱之后,有人踢后脚,说我这地是一分钱没花,无本起利,就难听了;再有个闻风奏事的清流御史发人来疯,好事都变成坏事了。

    袁又村点点头:嗯,世弟不做生意可惜了,你这脑子就是好用。行,这一片地,悉数一并交于世弟,回头让人把鱼鳞图册给你送过来。至于卖多少银子,县衙也不收了;收了也不是好事,上海县一年的税赋都是附近临县的十倍了;上面收税,年年税赋只能涨不能跌;我收了交上去,反而是自找麻烦。地价款权当给世弟营中添些器械吧,给我一个手续就好了;也算愚兄还了帮舍弟的一个人情。

    杨孟晗一乐:那就多谢袁世兄,嗯,袁家也买一块地方吧,一样价钱掏银子就是了。

    袁又村:也好,让翔甫去办,他本身不也要买嘛,买大一点就是。

    没想到三言两语就搞定了批地的事;是的,这个时代没有房地产概念,也没有土地用途分野,双方谈好了愿买愿卖就行,管你买地之后干吗。何况这无人问津的荒滩野地,袁又村不放在心上,不完全是人情;所以不收钱才正常,收钱那就对不起兄弟了。

    杨孟晗后来问到水匪的事,袁祖德说,江上的水匪,自古以来就没断绝过,大小而已。不少水匪的老窝,就在太仓州下属的崇明县,崇明岛太长了,宽虽然只有二、三十里,长却有小二百里,岛上虽然也开出来不少稻田,但更多的是沼泽和芦苇荡,沟沟岔岔的,躲进去根本找不到。除了大岛,还有好多大大小小的沙洲,地形比水浒上的梁山泊还要复杂。崇明县就那么几个衙狱,根本不敢往芦苇荡里走,也就在县城周遭晃悠。

    现在,这些水匪,抢劫还是小头,主要是干走私鸦片的买卖,心黑的直接内外勾结,从停在江中的外国商船上直接走私,连关税都省了。

    朝庭的水师也废材得很,根本不敢靠近外国商船,有些说是走私,实际上是大鸣大放的。嗯,上海县痼疾是帮会搞黄赌毒,整个苏松太道痼疾就是水匪帮会合流的鸦片走私;绿营、水师都不干净,下面的队官兵头就靠这个吃香的喝辣的。

    这是指长江到海面上的,另一处就是大大小小的太湖水匪,经常为抢买卖相互火并;以前也是打家劫舍,袭扰来往商船;现在都以走私、贩卖鸦片为主。

    是啊,走私鸦片,比抢劫来钱还快!没想到我大清小土匪都与时俱进,版本升级了。

    嗯,杨孟晗听着都有点震惊了,原本就知道这方面情况不会好,稍稍揭开盖子,里面都烂到根了。

    看来,袁祖德是个明白人;只是官小位轻,很多事情知道归知道,没有太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