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大秦钜子章节目录 > 第四八七章 斥儒

第四八七章 斥儒

大秦钜子作者:暗夜拾荒 2020-03-28 10:37
    儒家曾有过辉煌的过往。

    天降孔仲尼,问礼老子,始成儒家。

    他一生颠沛,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授徒七十有二,有教无类,终将儒家发扬光大。

    在他之后,子张、子思、颜子、孟子、雕漆子、仲良氏、公孙氏、乐正氏皆一时之选。孟子巡天下,诸侯相敬,吴子相魏楚,举世无敌。荀子在儒家褒贬不一,但他为齐王所重,祭酒稷下,才真正奠定了儒家为百家至尊的特殊地位。

    儒家是世间唯一的显学!

    墨子学儒自出而成墨家,韩非师荀子而统法家,墨法皆是儒家不成器的分家,至于道家……一群隐居在深山老林,从未尝试过治国理政的野人,也敢自称显学?

    儒生历来是骄傲的,便是秦统六合,法盖百家,始皇帝从不把儒生的谏言当一回事,他们依旧坚定地认为只有儒学才能令天下兴盛,世事祥和。

    直到李恪出现。

    李恪带着绝世的声望领墨家归秦,一出世,便把历来只在墨家内部流传的《非儒》,堂而皇之带到了朝堂之上。

    这是一个绝世的叛逆!

    和墨子一样,他学于儒,却不通大义,妄图以奇技淫巧喧哗视听,通过打压孔子的神圣,来彰显自己的不凡!

    儒生们恨他入骨,却又对他无可奈何。

    始皇帝太偏爱他了,这种偏爱让他有恃无恐,就连他的弟子门人,也对儒家极尽羞辱之能事。

    儒家必须反击!

    远在齐地的孔从子担纲,身处秦廷的孙叔通掌舵,儒家反击的第一个目标,就定在了李恪最有利的支撑,大秦的皇长子扶苏身上。

    他们本想毁了扶苏,可是众人聚首一番议论,却突然发现,扶苏居然是天赐于儒家的至宝……

    至宝难寻啊!

    首先,扶苏是齐法领袖蒙毅的高徒,一身学识承自齐法一脉,与儒家本就有共通之处。

    其次,扶苏心性良善,信人奋事,又符合儒家对贤王圣王的评价标准。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大秦承周礼,依据周礼,必定是嫡长子继承皇位。

    始皇帝的后宫没有皇后,所谓嫡子自然也无处去寻,但扶苏却是长子!

    有嫡则立嫡长,无嫡则立子长。

    在儒家看来,扶苏几乎就是钦定的太子人选,可笑蒙毅李恪自诩天才,居然将这了不得的拥立之功生生给忘却了。

    这是儒家显秦最好的机会!

    儒家八脉难得一心,整个儒家众志成城,他们誓要攫取拥立之功,让扶苏从此摒弃法墨,倒向儒家!

    现在,就只差扶苏的默许了……

    孙叔通盯着扶苏,全神贯注,只要扶苏一张口,他就要以大义之言堵其言论,把这份默许做到实处。这样或许会暂时令扶苏不快,但只要把扶苏捧上高位,这一切的不快都将变成对儒家的感激和谢意。

    此乃人之常情。

    现在有多不快,以后便有多感激。所以孙叔通不仅不惧怕在此招惹扶苏,甚至希望扶苏能多张几次口,如此他才能有机会多厉喝几次,让扶苏更深切地感受到儒家的拳拳之心。

    张口啊……张口啊……

    扶苏脸色铁青,嘴唇紧抿,可孙叔通的耳朵里分明听到几声调笑。

    他皱了皱眉:“殿下,您可曾想明白了?”

    “博士,诸位对扶苏偏爱,扶苏谢过,只是立储之言……”

    “殿下!”孙叔通像打了鸡血似昂起头,刚想驳斥,屋子外,那声冷笑又响起了。

    “嘁!殿下,儒生有死谏之意,你却在此推三阻四,这可不是君子之道。”

    紧闭的房门随着话声被蒙冲推开,李恪搀扶着辛凌进来,笑意盈盈,满脸都是讥讽。

    “阳周县长恪?”孙叔通愣了一下,心里突然生出不好的预感。他浅思片刻,张口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