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大秦钜子章节目录 > 第四六六章 君择臣,臣择君

第四六六章 君择臣,臣择君

大秦钜子作者:暗夜拾荒 2020-03-28 10:37
    归秦之旅从大殿推至书房,在旁参谋的人数少了,相应的量级却没有下降。

    大秦的威仪超过一半都在始皇帝一人身上,而换下沉重、繁复的朝服之后,他身上的威仪非但没有减少,反倒像脱了缰的野马一般,越发地张扬浩荡。

    除却始皇帝,还有执政之手,掌行政六寺的左丞相李斯。军方代表,雄据北疆,掌三十万雄兵与六郡民事的匈奴上将军蒙恬。诸王子之长扶苏,军国通勤,国尉李信,就连皇帝最宠信的两位佞臣赵高与周贞宝都在。

    佞臣自许为佞臣,这怕也是华夏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盛况。

    李恪正襟,危于座。

    “恭贺陛下,有蒙将军执掌天兵,河套西、南尽收于大秦。往后有阴山为凭,咸阳安矣,大秦安矣。”

    这是奏对正经的开场白,吹捧功德,君臣和谐,天下安泰。

    始皇帝作为科班出身的皇帝自然知道怎么应对,当即笑答:“北伐建功,非朕之喜,天之喜。卢生自海外归,得天言古令,令曰亡秦者胡,若非天谏于朕,朕还下不了出兵的决心。”

    这一捧很有水平,自谦而不过度,天给了谏言,国主应对,既体现了恭谨,又体现了仁恕,而明君决断,贤臣胜定,又是国强的体现。

    书房中一片其乐融融,哪知李恪却坏了规矩。

    他挺直身,高声喝道:“陛下,谬矣!”

    “噫?”

    “陛下谬矣,匈奴不臣,则陛下伐不臣,此万民之请,国主之义,与天何干!”

    始皇帝有些发怔,李恪的诘问并不难应对,可托天喻事大体是一种惯例,正文从来都是藏在天爷后头,李恪却抓着倒霉的天爷不放。大家都是场面人,让老天爷躺赢一下,沾点功勋不好吗?

    李斯当即站出来为老天爷鸣不平。

    “钜子之言才是谬论,自古王权天之所授,唯有天授,君王得位方正,行政方德。若无天意,这世间岂不要乱套?”

    李恪不屑反驳:“没有天意,还有秦律,有民生,有华夏之安危,有黎庶之期盼。丞相,若世间真这般容易就乱套,要你法家何用!”

    李斯大怒:“放肆!”

    “法家领袖不明法之威仪,您还有脸说放肆!”李恪冷哼一声,甩开李斯,正视着始皇帝,“陛下,夏商周两千余载,您可想过,他们因何而亡?”

    始皇帝眉头微皱:“钜子先声夺人,意在劝诫?”

    “是!又不是!”李恪深吸一口气,“亲贤臣,远小人,忠国事,弃恬嬉,君王之正也。陛下合有三皇五帝之功业,虽古之圣贤尤不可及,便是佞妄,在陛下身边,亦时有贤臣之姿。”

    李恪对着赵高拱了拱手,赵高一愣,这才反应过来,李恪是在夸他。

    他登时眉开眼笑,才要还礼,李恪又不看他了……

    “陛下需忠言在耳,时时提正,此乃明君之义,充耳之用,但,却不是草民想说的。”

    始皇帝被李恪的马屁拍得通体舒泰,五官舒展,恰问出声:“那钜子此言,是为说甚?”

    “天志!”李恪斩钉截铁道,“墨义有明鬼,天志。我师墨慎子尝作《十义疏注》,言天志者,普天之下,生民之志,明鬼者,冥明之中,人之欲求。所谓鬼、神、天、仙、怪,皆人也,无天也。”

    始皇帝不开心了,郑重其事:“仙,是有的。”

    这话里的意思,除了能让他长生不死的仙必须有,别的什么鬼神天怪,魑魅魍魉,有没有都无所谓……

    李恪险些笑出来,忙作郑重,一脸端庄:“仙或许有,但仙之初亦为人,得长生之道,藏山川之间。此等人不问世事,只为己身,有他们为国策谏言,陛下,您觉得自己当信不当信?或是换个说辞,陛下笃信仙谏,世人观之,觉得陛下是贤?亦或是不贤?”

    这下始皇帝当真愣住了。他信仙,求仙,也以一己所求借仙用仙,还自以为得计,却从没想过,那些传说当中的仙,真懂国事么?

    李恪朗声言:“言归正传。世有夏商周三朝,传五六十代,历经二千年,其国何亡?”

    话题至此终于被李恪完全掌控。

    始皇帝顺着李恪的思路思考,下意识问:“天?”

    “黎庶愚昧,不识天道。世之有识者惯以天言道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