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红楼之山海志章节目录 > 第四百二十七章 太平气象君知否(三)

第四百二十七章 太平气象君知否(三)(2/2)

红楼之山海志作者:曾鄫 2020-08-05 13:02
不由地想起在辽阳的那些日子。自己最爱的儿子和最喜欢的弟子,在自己跟前说话,争辩,然后大笑,最后三人在夕阳下一起吃饭,边吃饭还在畅想着未来。一幕幕,都历历在目。可是时间飞逝而过,原本亲如一家人,却走上了不同的路。是各自的选择,还是早就注定的?

    “老爷,三爷,新的报纸送到了。”

    刚送来的《京华字报》上头条写着一行黑粗体,写着“摄政汉王下明诏,即日起正式展开援征伊尔利汗国行动。”

    下面是详细内容,“即日起内阁枢密院开始征调粮草,签发兵丁,从西安到药杀水河畔的白水城,将成为调兵遣将,运集粮草的重要通路。陇右、河西、安西、葱岭各民屯、军屯点粮草将运送至指定地点,以备援征军使用。北海、阴山、兴安、金山、黑水、青唐、理藩院七省第一批签发十五万青壮,配发牛羊马匹,发征葱岭,并以军功高低在那里获得应得的牧场土地和其它物资奖励”

    杨翯忿忿地说了一句:“穷逼黩武”

    “不,没有那么简单。上次援征朝-鲜,朝廷亏钱吗?前期亏了近六百万两银子进去,可是才过一年多,朝-鲜开始回血,到我被罢免之时,已经补回来七成垫欠的银子。根据当初刘四郎制定的方案,朝庭还能从朝鲜获利七年。你算算,是亏还是赚?”

    杨慎一做过阁老宰辅,对朝廷进出的账目很清楚。

    “父亲,你的意思是刘四郎不仅不会亏钱,还会利用这次援征让九边军镇上下立功,乘机大封功臣?”

    “三郎,虽然那些在刘四郎的算计之中,但现在我们要关注的不是那些。此时提出援征,说明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我担心”

    “父亲,不必劝我了。我主意已定。”

    “那好吧,只是这次我不会写信,你自行去处置吧。”

    “父亲,你又何必呢?”

    “我们是文人,没有勇气破釜沉舟。留条后路吧,我还想着跟你一起看看,刘四郎到底想做什么?到底能做出什么来!”

    过了几天,杨翯申请回乡祭祖的批文下来了,他悄然告别父亲杨慎一,转去了天津,然后沿着运河一路南下。

    汉王府,刘玄拿着一叠文卷,仔细看了一遍,最后放在桌子上,笑着对坐在对面的杨金水道:“金水,派人跟着他就好了。”

    “殿下,根据他们父子之间的谈话,还有杨翯这些日子的准备,很明显是去勾连同党,意欲不轨。要不要属下派人去跟踪,然后一一秘密逮捕?”

    “悄悄跟踪可以,不要打草惊蛇了。”

    “殿下的意思是放长线钓大鱼?”

    “杨三郎是好人啊。没有他一石激起千层浪,我们也不知道水底下到底藏了多少甲鱼。”

    “属下明白了,马上去安排。”杨金水郑重地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