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红楼之山海志章节目录 > 第二百七十章 吴淞河畔论财路

第二百七十章 吴淞河畔论财路

红楼之山海志作者:曾鄫 2020-08-05 13:02
    最快更新红楼之山海志最新章节!

    隆庆六年二月初二,龙抬头,松江府青浦新泾镇。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它就在吴淞河南边,北边就是苏州嘉定县的南翔镇。三艘官船靠在新泾镇的码头上,没有打旗号,但周围散开的数十号勇壮官兵,让人不敢轻易靠近,指着这边议论纷纷。

    而在新泾镇乡野田间,刘玄穿着一青色的道袍,走在泥泞路上。旁边跟着两个人,年纪大的正是胡斯托神父,另一个年轻些,名叫范布伦。他自称是低地国家-尼德兰人,出自一个信奉天主教的富商家庭。说是因为家乡多信奉新教,所以跑到西班牙神学院进修,正好遇到胡斯托神父述职回国休整后招兵买马,组建属于他的传教团队,于是便加入了。

    “我接到书信,朝廷已经批复了我的申请,可以在上海县城郊区修建一座你们的教堂,也同意给予两份度牒,有了这度牒,老胡,你就可以传教了。”

    胡斯托弄明白这句话里的意思,连忙问道:“大人,那这份文书批下来了吗?”

    刘玄指了指天上,解释道。

    “哈哈,我没有骗你。我是可以马上批给文书,但是有了上面的背书,就算以后我离开这个职位,也不会有人来为难了。”

    胡斯托神父急了:“尊贵的大人,你看,我的学生和助手,有在教你拉丁文;有在帮你整理希腊的哲学和数学书籍,等合适的时候翻译过来;有的帮你改造机器;有的在帮你训练军队;还有的在帮你修船和修枪炮。我们都在尽心尽力,可是大人,你的承诺呢?”

    “没问题!”范布伦痛快地应道。他是因为家里妻子儿女得了传染病,都死了,万念俱灰之下才跟这胡斯托神父出来。对于传教,能传就传,干些其它感兴趣的事,也愿意。

    “是啊,能换金银,能换粮布,这票据就是硬通货,就是某种意义上的钱了。”刘玄微眯着眼睛感叹道,随即对范布伦说道:“老范,你家就是开银行的,帮忙拟个章程出来呗,我们再合计合计,根据我们国朝的实际况,取舍修改下。”

    刘玄听到胡斯托神父憋出来的最后一句,不由笑了起来。

    胡斯托在一旁惊讶地说道:“对于富人,肯定是喜欢能换到金银。但是对于普通人,能换到粮食和布匹,却是最硬的”

    “没错,没错!”范布伦连连点头,刚才想出那么长一段话,可费了他不少脑子,现在刘玄补充了这么一句,确实感觉把他想说的精髓都点了出来。

    “还可以去我名下的米庄换大米粮食,或者名下其它商铺的任何货品。只要能换到金银或粮布,这票据就值钱。”刘玄笑着补充了一句,他名下的丰源粮油行现在已经是江南、两浙一带排在前十位,实际实力排在前五位的大粮食商,专卖关东和南海的大米,岭东、河南的麦子和面粉,以及关东和岭东的大豆油。而且只是在上海、杭州、明州、金陵等地设了几个分号,专事大宗批发,不做零售。

    “提货单,其实本质就是有价值的,可以换货物,换金银的票据,既然如此,完全可以变成银行的本票。海商可以换棉布,棉花商可以换棉布,可以换金银。”

    “对对,循环的圆圈。这是开银行最好的基础。海商来进货,或是金银,或是货物,交到利丰社,开一张相应金额的票据出来。海商可以拿着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