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举汉章节目录 > 第九十八章 高利贷

第九十八章 高利贷(2/2)

举汉作者:反听 2021-11-11 14:24
    “小人糊涂了,还未做自我介绍,小人名叫潘钦,以贷钱、贷米为业,此贼子欠钱不还,小人逼不得已,才令手下殴之。”

    “原来是高利贷。”刘景闻言一阵头疼,高利贷在历史上可以说是源远流长,早在《周礼》中《地宫》篇就记载:“泉府,掌以市之征布,敛市之不售,贷之滞于民用者,以其贾买之。”

    “凡赊者,祭祀无过旬日,丧纪无过三月;凡民之贷者,与其有司辩而授之,以国服为息。”

    进入春秋战国,高利贷日渐兴盛,《史记》记载:“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曾贷款给薛邑农民,一次就能“得息钱十万”。

    而汉代最有名的高利贷无疑是汉景帝时的无盐氏,《史记》记载,当时爆发了著名的“七国之乱”,朝廷缺乏军资,向长安“子钱家”,即高利贷借钱平叛,诸子钱家认为时局太乱,纷纷推说无钱,就在汉景帝一筹莫展时,无盐氏答应借给汉景帝千金,但有一个条件——十倍归还。

    汉景帝咬牙答应了他的要求,朝廷有了钱后,在周亚夫的指挥下仅用了三个月就平息了七国之乱,而无盐氏成功收到十倍利息,可谓赚得盆满钵满,一跃成为关中首富。

    而到了东汉,放高利贷已不再止于“子钱家”,《东观汉记》《桓谭传》记载:“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贷,中家之子,为之保役,趋走与臣仆等勤,收税与封君比入。”中家之子尚且如此,下层百姓就更加无法逃脱,于是就只能“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贷”了。

    刘景心里对高利贷可谓深恶痛绝,高利贷绝对是民间一大至害,可惜直到现代社会,高利贷依然如附骨之疽一般难以根除。

    市中有三害,而民间亦有三害:高利贷、豪强、小吏,他们可比市中三害厉害多了,每个都是灭家的能手,更加可怕的是,这三者基本可以视为一体……

    此时刘祝已经从昔日伙伴那里得知事情始末,附耳小声道:“刘君,此人胞妹去年做了临湘令张廷君的小妻。”

    刘景恍然大悟,他之前就觉得潘钦不怎么怕他,好像有所倚仗,原来是妹妹做了张怿小妻。小妻非妻,而是妾。

    刘祝又道:“被打之人名叫王彊,其家乃是商贾之家,世代经营交州,其父两年前去世,王彊倒也能勉强维持,只是其人好赌成性,自长乐居开业以来,他前后输了数十万钱,家产败得一干二净,今又借子家钱……”

    刘景听得心里一动,吩咐刘祝、刘亮道:“文绣、子明,你们去将王彊带过来。”

    “诺。”

    刘祝和刘亮将被打得头破血流的王彊搀扶到刘景面前。

    王彊身量中等,肤色黝黑,一张长脸貌不惊人,若不是被刘祝、刘亮一左一右搀扶着,怕是连站立都难,他勉强抱拳拜道:“多谢刘君救命之恩,若非刘君,小人恐有性命之忧。”

    刘景闻言失笑,心道:“此人倒是有几分小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