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玄幻小说 > 秣马南宋章节目录 > 第一百三十五章 焦躁

第一百三十五章 焦躁(2/2)

秣马南宋作者:湖樵散人 2020-03-24 09:45
    待王三离开后石斌彻底从不快之中走了出来,而且还稍稍带着点高兴的情绪,不过这种快乐维持不了多久。

    因为这是第一次他瞒过了王三,没让他看出端倪,没有被他发现他石斌因为什么而不快。

    不过这只是维护了面子而已,最多也就是表示他已经成熟许多,但并不那么的值得炫耀。

    从来最累的都是下面的小吏,真正的掌权者如果是个不思进取的庸官几乎就不会有什么事。

    石斌虽然上进,但他手下有数个很有能力又肯全力协助他的弟兄,所以他也只要掌控好大局,处理好大事就好,真正要他动手做的太少太少,最多就是眼前要他批阅的公文。

    他记得曾经看过一个历史纪录片,其上举例道: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1384)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仅仅八天内,他收到了一千六百六十六件公文,合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件事,平均每天要看两百份文件,处理四百件事情。

    如今他一日至少要看四十份文件,处理六十个大小问题,他很怀疑是不是哪天因为眼睛过度疲劳引起失明。

    关键是每日处理的都是几乎一样的他毫无兴趣的事情,终于有一天他熬不住了,将公文全都甩到了地上。

    门外的许风听到这奇怪的声音立刻跑了进去,一见只是一地的公文,石斌还是安然无恙的坐在椅子上,他松了口气,只不过石斌的脸色似乎很不好。

    此时他想起了王三离开时叮嘱他的话,看这情形石斌定然有很不快的事情,不过是没说出来而已。

    既然石斌连贾玲都没告诉,说明他不想让任何人知道,乱嚼舌根是大忌,这事情由小琴和王三处理是最合适。

    故而他决定还是按王三的嘱咐仔细的观察石斌就好,到时候好帮他们解决问题,他许风一个区区护卫队长还不够格参与。

    于是他只是帮石斌捡起了地上的公文,也不问这些东西是如何掉在地上,帮石斌再泡了一壶茶之后便离开了。

    石斌虽然不聪明,但是知道刚刚的行为定然让许风感到了不对劲,只不过是他不敢问而已,有这么一个懂事的下属他还是很高兴。

    呆呆的坐在椅子上,他又想起了那些位高权重的人肯定更加压力山大,而且还不能随意说出口。

    没个倒精神垃圾的地方这人迟早得疯了,但他们似乎没几个人疯了啊,看来其中必有奥妙。

    坐在这屋中肯定是无法知道其中奥妙,所以他决定还是像在湘潭城内一样去潭州城内逛逛,说不定就知道了。

    一出门,清风拂面,石斌便立刻觉得神清气爽许多,但压抑的情绪仍然很重,所以吹风最多也就是稍稍缓解而已。

    越走越是丧气,一路上几乎就没见几个高兴的人,连湘潭城内的氛围都没有。

    这可不是个好兆头,如此情形岂不会让他变得更焦躁烦闷?

    正打算出城躲上几个时辰,和一帮农夫摆摆龙门阵,突然听到了不远处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让人心旷神怡。

    跑过去一看,居然是个穿着满身补丁衣服的老汉在因为他的一个竹筐多卖了一文钱而高兴。

    这个情况可让他非常意外,他知道中国百姓很容易满足,但为了一文钱就高兴成这样,是不是有些过度了?

    反正闲来无事,石斌便走过去请教起那老汉来,“师傅,刚刚我听到您的笑声便过了看了看,旁人告诉我您是因为这竹筐多卖了一文钱而高兴,晚辈不解,这一文钱不过能买一个包子,为何让您如此愉快?”

    那老汉仔细的瞧了瞧石斌,虽然他此时穿着普通,最多就像一个小铺子的老板而已,但那老汉悄悄的笑着说道:“公子真是知书达理,恐怕您的身份与您这身衣着并不相符吧。”

    果然是个吃了几十年饭的,相人之术非同一般,既然瞒不住石斌也不必再瞒,但石斌也不打算全说,故而他也悄悄的笑着说道:“老人家果然厉害,我乃新任潭州通判手下的一名指挥。今日有些烦闷故而上街走走,听您欢笑便过来了。”

    虽说那老汉并不相信一个武夫会如此知书达理,但却没必要如此追根究底,那是非常无礼的行为。

    “指挥大人当然是有宏图大略之人,岂能明白我这升斗小民的快乐?”那老汉并不回答,只是开了个玩笑而已。

    石斌正要开口继续询问,那老汉却继续说道:“想必大人定然为公务所恼,所以烦闷才出来散步的吧。”

    非常高兴这老汉如此聪明,他立刻笑着点了点头。

    “大人,世事皆有可让人欢快之处,只看大人是否接受和明白。”

    世事皆有让人欢快之处?难民如潮,饿殍遍野也能让人高兴?真是无稽之谈。

    “大人定然以为老朽得了失心疯,在此胡言乱语,不过我只需一言便能让大人明白。”

    人老痰多,口舌干燥,那老汉随手拿起放在地上的葫芦喝了几口水又说道:“指挥大人,即使是饿殍遍野咱们也可认为他们是快乐的,因为他们已经彻底脱离这个苦难的社会;即使是一个久病不愈之人我们都应该看见他的快乐,正因为他的疾病让他无人问津,自然就无人会害他。当然,事情肯定是要做的,但却不能只看苦难,否则定然无法支撑。”

    感激的看着眼前这个老人,他绝对是个文盲,估计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若要办事只能按手印,却没想到他居然懂这么深奥的人生哲理。

    看来即使想瞒着不让其他人知道,也不必如此让他自己憋屈和烦闷。

    “大人,并非小老儿不相信大人,但这知道和做到是两码事,不过小人这有一个办法能让大人不再烦闷。”那老汉笑着说道。

    能明白和能做到是两码事,毕竟没人会喜欢天天给自己讲哲理,所以一听那老者知道具体方法,他立刻欣喜若狂,请那老汉立刻说出来。

    “大人,小人听说你们都要会写字,能写一笔好字更是会让人高看一等。小人听朋友说写得一笔好字的人,不论好坏都能不骄不躁,稳如泰山。”

    “陶冶情操”四个字立时出现在石斌的脑海之中。的确,那些字写得好的都很有气质,与寻常之人有很大的不同。

    如同捡到了一个宝藏,石斌准备投桃报李,遂将身上带的十两银子赠于了那老汉。

    原以为那老汉会坚辞不受,却没想到他很高兴的收下了,临走之时笑着说道:“大人随性即好。”

    知道自己当然不可能“随性”,不过练字来陶冶情操却是非常好的办法。,就干脆将不快通过练字给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