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猎三国章节目录 > 第七十四章 青州乱局(第二更)

第七十四章 青州乱局(第二更)

猎三国作者:浮华七月 2018-11-16 15:32
    曹操入主兖州,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大多数士族的支持,曹操唯才是举,不仅保证了士族的利益,并且给了他们更多的好处,而原先的兖州牧刘岱民心尽失,原本尚在观望的士族纷纷倒向曹操。三四中文

    孤家寡人的刘岱眼看大势已去,孤注一掷的率领本部兵马与曹操战于鄄城南郊旷野,不到半日,曹军从两面冲破侧翼,夏侯惇等人一路冲杀,刘岱军溃不成军。

    眼看曹操如此轻松的拿下了近乎兖州全境,众多诸侯心中酸楚,只是并不敢领军前去征讨曹操,若是离站不成,反而有可能引来大祸,只是少不了发表檄文声讨暴行,比声讨董卓之时还卖力。

    一众诸侯虽然力挺兖州牧刘岱,只是当刘岱派出使者,请求其他诸侯领兵协助之时,原本的支持顿时消声觅迹,这些诸侯只求自保,哪里顾得上即将被赶出兖州的刘岱。

    更重要的是,刘岱斩杀同为讨伐董卓的东郡太守桥瑁,已失天下之心,一些周边诸侯虽然私下提供了一些兵器粮草,但却要求刘岱已极高的价格购买,其实这些诸侯并不想和刘岱这样的反复之人扯上关系。

    按理说已经失去民心,又少了兖州士族支持的刘岱,唯有远遁他处才有一线生机,只是身为州牧的刘岱哪肯甘心,帐前怒而连斩数名劝谏撤退的将校,整军力图再站。

    此时的刘岱已成了疯狂的赌徒,孤注一掷散尽家财,甚至不惜派军劫掠屠杀士族、百姓,大肆抢夺金银珠宝,送去给那些答应跟他会盟共击曹操的诸侯,寄希望于虚幻不切实际的希望。

    岂不知这些诸侯一边表面上答应,毫不客气的收下刘岱派人送来的金银财宝,暗地里早已将刘岱派遣的使者斩杀,将头颅送去此时真正的兖州之主曹操那里,以示交好。

    曹、刘两军再次旷野交战,刘岱亲自在后督战,以近卫屠杀敢稍有后退的军士,只是曹军兵势更盛,刘岱军心无战意,战不过数个时辰顿时溃退。

    刘岱率领近卫早已杀红了眼,手下部将怒而暴起,率军将刘岱与其一众近卫砍成肉酱,兖州牧刘岱身死,曹操正式入主兖州,曹操励精图治,与士族关系与日俱佳,一时兖州全境纷纷依附,一时声势浩大,令众多诸侯敬畏忌惮。

    公孙逸策马稳坐中军,于禁带领一千骑兵在前开道,虽然这些刚刚从步兵成为骑兵的骁骑军甲士,还算不上马背上的可战之师,但在于禁的带领下已是初具规模,起码不会发生冲锋之时坠落下马的惨剧。

    三千骑兵一路东进,尽量避开黄巾军主要的聚集之地,骑兵具备极强的机动性,加上公孙逸下令轻装简从快速疾进,很快来到田豫早先驻军之地,陈兵潍水以西,与北海国遥向对视。

    北海国是孔融的地盘,虽然孔融秣兵历马似有大动作,但此时的公孙逸并不想和孔融闹翻,不仅因为青州大多地域荒芜黄巾军众多,公孙逸更在意的是孔融在士族中的影响力。

    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影响力极大,在士流中的影响力,可不是做过几首诗词歌赋,被汉灵帝封为一品贤才的公孙逸可比。

    虽然现如今只是担任北海相,相当于只是太守的职位,即便并未得到青州牧的头衔,却掌控着除黄巾军占据地域之外的所有青州之地,青州是孔融的地盘倒是无可厚非。

    孔融少年成名,文采斐然,在文学上多有成就,治理一方也勉强算是井然有序,只是作为青州之地的实际掌控者,虽然敬慕英雄却不能委任善用,对于黄巾军也是尽量不予理会,致使黄巾军愈发狂傲,根本不把官军放在眼里。

    青州如此动乱,黄巾军为祸一方如此猖狂,也并非全是孔融之过,孔融的才能统领一郡尚且勉强,更不用说统领一州之地,能保持现在的北海国的安定,已是十分不易。

    其实当初董卓在洛阳妄意废立之事时,孔融也是正色驳斥,当时董卓刚刚入主洛阳,听从李儒的建议敬慕士人,拉拢人心,尤其是孔融这样的大才更是不敢得罪。

    只是孔融一而再再而三的痛斥董卓,董卓气恼之下,传圣旨令孔融前往当时最动乱的青州之地,担任北海相,接黄巾军之手杀孔融。

    只是没想到孔融居然在北海国得到了士族的大力支持,周边百姓不堪黄巾军侵袭,纷纷投靠孔融,一时北海过愈发强大,就连黄巾军也不敢前去攻伐。

    青州大部分地方被青州军占据,残存的士族多依附孔融,这也是孔融一句话,就让骁骑军陷入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