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越古回今章节目录 > 第八百七十七章、李氏双雄

第八百七十七章、李氏双雄

越古回今作者:十光 2019-07-25 11:58
    对李成梁,水蛋自然不太清楚。

    而张简修好像也不是特别熟悉,主要是因为他没有像了解戚继光那样去了解李成梁。

    毕竟人家李成梁没有戚继光那么擅长联络感情,动不动便往他家里跑,唠唠嗑儿啊送送礼啊啥的。

    但张简修是知道李成梁的。

    只是不知道水墨恒对这个人的评价如此之高,居然提高到与戚继光一样的水平。

    殊不知,其实用“不遑多让”这四个字来比较李成梁和戚继光两名大将,水墨恒内心觉得有失公允。

    因为这是照着后世的普遍评价,若以当世论,李成梁的威名要远在戚继光之上。

    毕竟明朝抗击倭寇的名将很多,比如胡宗宪、俞大猷、任环、傅应嘉等,都是肃清倭寇的大功臣。

    而戚继光只是其中一个。

    但在对抗蒙古和女真的辽东,做到威名赫赫的大英雄人物,唯有李成梁和李如松父子。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十分微妙的原因:为什么说戚继光的威名不如李成梁,是在当世看来而不是在后世呢?

    因为戚继光的威名,大部分来自于沿海抗击倭寇的时候。后来倭寇基本肃清,他便被调到蓟镇戍边,担任总兵官以抵抗蒙古。

    而在抵抗蒙古的过程中,戚继光采取的战略是一劳永逸:力求进行毁灭性的肃清,使敌军不敢再犯;而当没有战乱处于防守时,他又大修长城,研究开发各种兵器和军事战术,以求长期巩固防线。

    因为有了这两手,蒙古鞑靼见了戚继光一个个都犯怵。导致戚继光一来,北方十多年不见烽烟,几乎没有战事发生。

    当然,北方安定除了有戚继光镇守的缘故,也不能忽视朝廷“俺答封贡”这一战略方针的有效推行。

    无论如何,安定对于国家来说,是一件大好事;但对于武将个人而言,绝非如此!

    因为蒙古人见了戚继光就躲,长期没有战争,那便意味着戚继光长期无功可立,从而无法封侯进爵;同时因为没有战争,无形之中他的重要性逐渐被人忽略,甚至慢慢遗忘。

    然而,东北方向的辽东可就不一样了。

    虽然这里也有像戚继光一样威名赫赫、几乎百战百胜的大将李成梁镇守,但结局却截然不同。

    辽东几乎年年有战事,岁岁动刀兵。

    为什么?

    一方面与敌军有关,因为辽东是蒙古部落的大集中营,更是女真部落的发源地;另一方面,与李成梁的战略方针也密切相关。

    由于这里驻扎两大部落,所以李成梁基本上采取“以夷制夷”的战略方针,简单地说,就是拉一个打一个。

    谁强了,我打谁。

    这样,李成梁每年都有仗可打。而他又是一个牛人,似乎就是为打仗而生的,几乎战无不胜,所以每年都有功可立。

    结果,辽东烽火不断,而李成梁本人的战功却日积月累,成为国家不可或缺的栋梁,人人都敬畏他三分。

    两相一比较,就该知道戚继光在当世为什么声誉不及李成梁。

    但到了后世,李成梁的威名反而不及戚继光。

    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军功的累积,李成梁渐渐变得狂妄自大、贪敛奢侈起来,而且他头上还戴着一个根本无法考证的“大罪名”——让努尔哈赤成功崛起(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