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越古回今章节目录 > 第三百七十九章、一个做学问的青年

第三百七十九章、一个做学问的青年

越古回今作者:十光 2019-07-25 11:58
    张敬修走后,水墨恒琢磨着,要不要提前派个人去吕公祠附近知会汤显祖一声呢?否则明儿贸然前去拜会,显得比较唐突。

    想了半天后,又觉得没这个必要。

    既然张居正吩咐张敬修明儿登门拜访,想必已经知会过了。汤显祖肯定也知情,明儿跟着张敬修去便是。

    汤显祖不愿意住进张大学士府,是因为洁身自好。张敬修请他不来,自己前去,他总不能抹脸拒绝不见吧?若真是这样,那就不叫清高,而是不懂礼节了。

    可明儿去,该说些什么呢?

    水墨恒在思索。

    告诉还是不要考了?反正也考不上。你又不肯攀附张居正,如今他秉持国政,他怎么可能让你高中?

    可话不能这么说呀!

    考,是一种态度,如同学习一样。至于能不能考中,那是天意。能考中的毕竟是少数,考不中的是多数。

    当然,考不中也有考不中的好处。能将人逼到真正的文学领域上,做一个真正的文人。

    说“逼”有些不好听,说“引领”比较好。真正的文人有几个仕途顺畅的?不都是考了又考吗?

    文人与仕途本就格格不入。

    这是文人的宿命。因为文人骨子里必须清高,与世俗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才能激发创作的灵感。可这正是仕途深恶痛绝的,做官的人不会拍马屁哪成?

    这么看来,那还是去考吧……

    或者劝汤显祖不要忤逆张居正?这样没好果子吃。

    可劝说有用吗?

    汤显祖会听吗?

    如果听了做了,那他就不是汤显祖,也成不了文学殿堂里一颗闪耀的星。汤显祖就是“清高”,就是有自己的主见。

    水墨恒琢磨了半天,最后发现,其实也没啥可劝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性格决定命运,决定自己将来的前途和方向。都已经是成年人了,劝了人家也不一定听。

    还是坚持做自己好!

    又何必劝人家做违心之事呢?

    况且,水墨恒越来越发现,曾经想改变许多人的命运走向,原本以为凭借自己超越同时代的思维和见识,会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儿,可结果并非想象中的那样。

    从最开始的隆庆皇帝,没能让他多活一天,到后来孟冲高拱的纷纷倒台,冯保张居正的上位,再到后来一系列的历史大事件,如王大臣事件、左掖门事件……

    似乎没有一件不按历史进程发展,感觉就是一种“必然”,这种必然合乎了一定的内在规律,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汤显祖就是这种命。

    高尚的人格和洁白的操守,难道不是人类一直敬畏和崇尚的吗?若出言相劝,那就叫不懂他。

    水墨恒希望能成为汤显祖的朋友。

    ……

    次日,早早地来到张居正的家。

    张敬修仍是一脸的不乐意,但还是被拉走了。为了表示诚意,同时也不愿意张扬,两人由登轿改为徒步。

    吕公祠位于北京复兴门内北顺城街,是一座小型的道教宫观。

    路程不算远。

    两人到了附近,也没带一个仆人,一打听,左拐右拐,终于在西祠胡同口找到了汤显祖租赁的房屋。

    那是一个小单间,灰暗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