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越古回今章节目录 > 第三百四十九章、荆州城的麻烦

第三百四十九章、荆州城的麻烦

越古回今作者:十光 2019-07-25 11:58
    蒋巡栏官被呛得一愣一愣的。

    大蟑螂他是认得的,每次收税都躲得远远的,平时看着也没这么嚣张,今儿或许仗着帮衬的人多,加上张文明老太爷又在现场。

    本来,点出大蟑螂张老七,是想打压他这根搅屎棍的气焰,抱着转移视线、以压群小的双重心思,却不料张老七更加胡搅蛮缠,话中带刺,整个上下邪里邪气的……

    蒋巡栏官情知挑错了目标,可事已至此,也得硬着头皮对付,心里不由骂了一句:“日你娘的,老子就不信邪,今儿非得将你们这帮刁民整熄火才行。”

    于是,喝问道:“咱税关衙门依朝廷章程收税,有理有据,你竟敢瞎说收黑钱?是不是皮痒了?”

    张老七一副无所畏惧的样子,漫不经心地说道:“嘿嘿,我爷爷都死了十个年头,骨头都烂成灰了,你们还要收他的班匠银,请问不是黑钱又是什么?有本事找我爷爷去阴曹地府收呀!”

    原来,张老七之所以态度强硬,不屌税关衙门里的人,是因为觉得自己占着天大的理儿。

    关于班匠银,前文已稍提过。

    凡木匠、瓦匠、漆匠、铁匠、裁缝等一应百工匠户,每年都得向官府交纳税银四钱五分,即可不必服役。

    如果中间出现了绝户、逃户等情形,则需里甲赔付。

    这样,地方司牧里甲可谓叫苦不迭。

    在嘉靖年间,有一位御史曾就班匠银征收的弊端写了一道奏疏呈送御前,经过多次廷议协商,嘉靖皇帝最后恩准变通之法:应征税的匠户不再一成不变,而改作十年一审,期间消亡者准予注销。

    这一小小的变革,虽不尽善,但关心民瘼者无不额手称快。

    张老七的爷爷是一名弹花匠,朝廷刚核实完匠户便去世了。

    而张老七和他的父亲,都不从事弹棉花的职业。可按照规定,这十年的班匠银,他家还必须如数交纳。

    因为户部已生成记录。

    但张老七和他父亲,死活不认这个冤大头,说什么也不肯交。

    税关的差役一去他们家,父子俩能躲则躲,即便不凑巧被逮个正着,也是撂下那句话:“我没钱,也不弹棉花,班匠银是我爷爷(父亲)欠的,找他要去呀。”

    税关的差役拿他们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这会儿张老七竟然还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班匠银是衙门收的黑钱?蒋巡栏官如何不生气?当即大手一挥,扯着嗓子像打雷似的,嘶声吼道:“特么的,竟敢诬蔑朝廷收黑钱?你小子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啊,给我锁了。”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几名差役听得巡栏官儿的号令,如饿狼扑羊般涌了上去。

    偏偏这个大蟑螂活蹦乱跳,天生不是个安分的主儿,一下子绕到张文明的背后,有意拿张文明做挡箭牌,一边左躲右闪,一边嘴上还不嫌事儿大地戏说道:

    “税关税关,催命判官;今日横行,明日偏瘫;豪强大户,见着就软;逮着百姓,牢底坐穿。税关税关,催命判官……”

    这是一首民谣,当时流传于湖广一带。

    “特么的!”

    “作死啊!”

    蒋巡栏官一跺脚,气得脸色铁青。

    税关的差役们平日里都是雄赳赳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