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越古回今章节目录 > 第三百零六章、曾经那个妖孽少年

第三百零六章、曾经那个妖孽少年

越古回今作者:十光 2019-07-25 11:58
    本来不是礼科都给事中林景旸要弹劾冯保吗?

    最后怎么没有上疏呢?而上疏的人,变成了都察院的御史郭有献,而且弹劾的也不是冯保,代之以吴明俊?

    这当然也是张居正的“杰作”之一。

    林景旸,生于嘉靖九年(1530年),是隆庆二年(1568年)的进士,近四十岁才中的进士。这在当时属于大器晚成的那种。

    但林景旸还比较幸运,中进士的当年就被选为庶吉士。

    明太祖洪武有制:中了进士之后,才有可能被选到六部储司,或者翰林院之下观政。

    观政,拿现代话说,就是实习。

    被选到六部储司之下实习的,称之为观政进士;被选到翰林院之下实习的,称之为庶吉士。

    明英宗之后,又有一个惯例:科举进士一甲者,才能授予翰林修撰、编修;若破格从二甲、三甲中选取,那必须是人中之龙,要甩别人几条街才行。

    也就是说: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翰林院是明朝政府储备高级人才的地方。

    而庶吉士是最高级别、最有前途的储备人才,通常被称之为“储相”,储备的宰相。能成为庶吉士的,都有可能平步青云。

    林景旸便是庶吉士出身。

    万历元年,林景旸庶吉士学习结束之后,便被授与礼科都给事中。

    这个职位是张居正点的。因为张居正喜欢他的敢言。

    林景旸想要弹劾冯保,又不敢贸然出手,所以让李幼滋先来试探张居正的口风。

    李幼滋当时支持林景旸弹劾冯保,理由是:一个人读书人,怎能被阉宦耍得这么惨?工部不肯移文,没有违背礼法;可你欺骗朝中大臣,那就于礼法不容,此风必杀。

    但张居正一听,当即否决,也给出了两个理由:

    其一,林景旸是我战线上的人,这个奏疏不能让他写;其二,弹劾中官是必须的,但不能弹劾冯保。

    所以,才有了都察院御史郭有献的奏疏。

    而这个郭有献是谁呢?

    是朱衡的门生。

    朱衡三朝元老,门生故吏也可谓是满天下。

    当水墨恒送奏疏给张居正,探得此情时,不得不再次暗叹张居正的阴谋阳谋之高:这样做,相当于完全将他自己撇开,让朱衡和冯保斗个两败俱伤,俨然一副坐观山虎斗的姿态。

    ……

    冯保从东暖阁回来,急得像只没脚的蝎子,回到府上,见了谁都想上去钳他一口。

    太后李彩凤让他查实吴明俊是否诈传圣旨。

    根本不用查嘛!

    而且水墨恒说得很明白,张居正已经打听清楚了事实的真相,只不过在这件事的处理上,对人不对事,偏袒着没有将他揪出来而已。

    冯保晚饭也没心思吃,独自在书房隔壁的琴房中抚琴,旁边站着个泥塑般的婢女,见自家老爷心情不好,也不敢吱声。

    案几上点燃一支麝香,屋子里飘散着淡淡的香气。

    其实,心已乱,又如何弹奏?

    冯保想着自己虽然做了内相,享尽了人间富贵,可是每天依然如履薄冰,内心总藏着一份挥之不去的忧郁之感。

    拨弄着琴弦,就像是拨弄着自己跳动的心,仿若在倾诉。而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则像一颗颗顽皮的大雨点,打在自己的心窝口,生痛生痛……

    “老爷。”徐爵敲门入内。

    冯保不是没听见,只是没有应声,继续闷声弹奏。

    徐爵看着有点心酸,摆了摆手,示意婢女先行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