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越古回今章节目录 > 第一百三十九章、言官参冯保 首辅抗接中旨

第一百三十九章、言官参冯保 首辅抗接中旨

越古回今作者:十光 2019-07-25 11:58
    言官,尤其是明代的言官,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真正扮演了“獬豸”的角色。

    秉直弹劾,冒死上谏,于他们而言,都是小儿科;

    身受廷杖,被下诏狱,流放或杀害,仍不改本色。

    毫不夸张的说,明朝几乎没有一位皇帝没有受到言官的规谏,更没有一位内阁首辅逃过言官的弹劾和抨击。

    比如:嘉靖皇帝沉溺于道教方术,不理政事,言官杨爵般痛心疾首上书极谏,被下诏狱,备受酷刑,数次晕死,仍泰然处之,其他言官冒死声援,从未停息。

    而大部分首辅都是在言官的舆论攻势中倒下政坛,或离开要职的,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最出名的便是严嵩,二十年间言官从未停歇对他和他儿子的斗争。

    从中央到地方,言官在澄清吏治、除暴安民、经济发展、边防维护等众多方面,都起着积极作用。国家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可见到言官主动而积极的身影。

    像我们熟知的夏言、海瑞、王世贞等,都曾担任过言官。这种楷模的力量,每一个时代都不可或缺。

    当然,由于封建制度的局限性,加上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明代的言官不可能个个都如人所愿,其中也不乏附势苟全趋利避害、甚至残民枉法之辈。

    ……

    面对座主高拱的训斥,雒遵回道:“冯保不过是一个侍从皇帝的仆人,竟敢立在天子宝座旁边,群官伏拜皇上,他也不避让,我们是拜天子,还是拜宦官?而且,可恶至极的是,他还满脸奸笑,似乎很享受,真是气煞人也!”

    高拱听了,觉得在这件事上大可做做文章,只是当着自己门生的面,话又不能说得太直白,只好勉强笑了笑,问:“那依你之见,该怎么处理?”

    “我特来请示首辅。”

    雒遵本是个细心人,不急不缓地说:“武宗一朝,司礼监掌印刘瑾威福任情,独行御道,当时谁也不敢吱声。后失宠伏诛,这件事便成了取他性命的正当理由。”

    高拱点了点头,对雒遵投去几分赞许的目光,不过依然没有立即表态。

    雒遵看在眼里,继续说道:“如今,冯保在众目睽睽之下,竟与皇上同登丹墀御座,享受百官的三拜九叩大礼,按《大明律》的僭越罪一项,就该凌迟处死。”

    “哦?”高拱故意停顿一下,惊讶地问,“有这么严重吗?”

    “有。依卑职之见,若不将冯保除掉,必定后患无穷。”因为高拱没有明确表态,雒遵一时也没摸清座主的心思,所以说话显得格外谨慎小心:

    “我们六科十三道的言官,准备就冯保与皇上同登丹墀御座这件事儿,分头上折子弹劾他。不知首辅意下如何?”

    正在此时,忽然听见外头有人尖声尖气地喊道:“圣旨到。”

    那腔调一听就是宫中太监的声音。

    果不其然,话音刚落,就见一位太监走进了的值房,说:“请内阁首辅高先生接旨。”

    高拱慌忙跪下,而雒遵赶紧退避一旁。

    传旨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