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越古回今章节目录 > 第八十一章、蕲州会馆

第八十一章、蕲州会馆

越古回今作者:十光 2019-07-25 11:58
    文渊阁,名始于明代,亦始建于明代。

    最早用来藏书、编书之用,著名的《永乐大典》便是在南京宫中的文渊阁开馆编纂而成,书成之后直接贮藏于此。

    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北京宫中的文渊阁也随之建成。

    明英宗正统七年建造翰林院后,文渊阁作为大学士等官员专门的入值办事之所,开始参与政务,皇上也不时在此翻阅典籍,并召集翰林儒臣讲论经史。

    这样,文渊阁实际上逐渐成为秘阁禁地。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内阁。

    水墨恒一路小跑,累得像狗似的,在这贼冷的天儿竟出了一身臭汗,来到文渊阁时晕头转向,尚未来得及给张居正行礼,便一头栽到桌几上。

    张居正站起来,朝一位当值小吏摆手。

    转眼间,小吏搬了一张小桌上来,放在水墨恒身旁,一名厨子装扮的小伙计跟在后头,迅速在桌上摆好二米粥、三张煎饼和几碟儿小菜,旁边还放着一碟豆麦酱。

    速度如此的快,看来之前已然备好,只等水墨恒的到来。

    水墨恒的肚子早就在打仗了,两腿发软,与其说出一身臭汗,不如说是虚汗,真个是又累又饿又急。

    煎饼很香!

    水墨恒抬起头,也顾不上与张居正打招呼,伸手便抓住一张,生怕被别人抢走似的,卷了几卷便往嘴里塞。

    “别噎着。”张居正摇了摇头。

    “哦,唔,哦。”水墨恒吃一口应一声,俯仰之间便将一张煎饼消灭掉,似乎压根儿没经过咀嚼,而是硬塞进肚中的。

    接着又抓起第二张,朝张居正报以感激的一瞥。

    对于南方人,煎饼本不是水墨恒的最爱,可饿得慌吃啥都香,连小菜都不用。

    吃到第三张煎饼时,在张居正的提醒下,才发现饼中夹菜、蘸酱,吃起来更香。

    将煎饼、小菜风卷残云般地一扫而空后,水墨恒又将二米粥送入肚中,因为吃得忒急,响嗝一个接一个地来……

    “够不够?不够还有。”张居正像位父亲。

    “够够够,张先生将,呃,将两位姑娘,呃,安置在何处?”水墨恒迫不及待地问。

    “暂时安置在蕲州会馆。”

    明朝中后期,北京时兴建立各大州府的会馆。

    地方的士绅商贾为了进京旅居方便,有一个固定的落脚处供同乡朋友宴集,于是会馆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可有水蛋的下落?”水墨恒直奔紧要话题。

    “这事儿说起来,老夫有点惭愧,先给你赔礼道歉。”张居正紧锁眉头,“当初水蛋进京,老夫本想将他们安置在我的府邸中,可被莫氏老爹婉拒,怕不方便,于是我将他们送到蕲州会馆。”

    “有张大人出面照拂,按理说会馆是个不错的选择。”

    “理论上是。事实上,事发之前,确实太平。水蛋和向甜住在一个房间,莫氏老爹住在隔壁。春节时,我与古龙还去过一次,一切安好。年后,也就是半月之前,会馆的主事匆匆赶来禀报,水蛋和向甜不见踪影,而莫氏老爹因饮酒过度,意外死于馆内。”

    “这里面定有蹊跷。”水墨恒毫不犹豫作出判断。

    “老夫也这么认为,正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