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越古回今章节目录 > 第七十一章、千古的难题 超前的思维

第七十一章、千古的难题 超前的思维

越古回今作者:十光 2019-07-25 11:58
    在古代,土地兼并是历朝历代都要面对的问题。

    不光是明朝。只是明朝表现得更为激烈,而通常被人们熟知,尤其是在明末。

    这个问题的根源是土地私有造成,而土地私有在封建地主社会不可避免。

    自西周起,土地名义上虽确定为国有,即天子拥有天下土地的所有权,但都被各级贵族(社会上层)占有,这个占有包括占有权、经营权和收益权。

    实质上已经承认了土地私有。

    中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经济的绝对支柱。占有土地意味着能收更多的租税,从而得到更多的财富。

    所以,古代没有人不想占有更多的土地。皇上对臣子的封赏往往也以土地的多少为标志。

    古代人谋取土地,与现代人拼命追求财富的道理是一样的。

    都争,二八法则自然出现。

    从中得到好处最多的,永远只是少数人,土地高度集中;而更多的人被奴役,没有土地。

    于是矛盾来了。

    历朝历代围绕着土地都有一定的变革。但变来变去,有一点从未变过:你想要土地,那就要交税。

    封建社会基本税收分为两种:丁税和地税。丁税,是根据人口来收税;地税,是根据占有土地的规模进行收税。

    简言之就是役和赋。役,以户丁征集;赋,以田亩纳课。赋役赋役指的就是这个。当然,赋役之外还有名目繁多的方物、土贡之类的额外加派。

    丁税,涉及到人口的问题,通常只针对满十六岁的男丁,还好说点;地税,涉及清查、丈量土地的问题,棘手得很,因为贵族隐匿田产、谎报数据。

    谁不想少报点多拿点?

    所以无论是北魏至唐中叶时期实行的均田制,还是后来的“两税法”,哪怕不久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都只是表面的文章,暂时保证了国家的税收来源而已,没有也不可能触动权贵阶级的根本利益,反而一步又一步地加强了集权。

    到了明朝中后期,田增而税减的情况日益严重,财政问题十分凸显。嘉靖帝、隆庆帝执政时,国库几度空虚。

    缺钱了怎么办?加税。

    这样,农民即便分到了一点可耕种的土地,由于农业税太重,也交不起;若遇天灾虫害,那更完蛋。

    这个时候,地主贵族高兴地献殷勤来了。

    你交不起税,生活无法为继是吧?那好,将土地给我呗,我帮你交,还管你吃喝,多美!

    如此一来,土地兼并现象越来越严重。

    拥有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少,而权贵们用各种手段去兼并强占、然后隐匿土地,国家财政的困局越发明显,恶性循环……

    这是困扰中国几千年的问题。

    当水墨恒与殷正茂论及时,殷正茂抓耳挠腮愁眉不展,与他战场上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神态迥然不同,“这个嘛,自古至今都解决不好,我能解决?”

    “要解决肯定难,可以改进一下嘛。”水墨恒想着,若像后世那样,将地主权贵阶级的土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