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大晋孤烟之山河破碎章节目录 > 第十四章 公元316年 西晋灭国 4

第十四章 公元316年 西晋灭国 4

大晋孤烟之山河破碎作者:钢指戒 2018-11-15 05:47
    第十四章 公元316年 西晋灭国 4

    石勒出太行,即见一谷地适于用兵,此地名为青谷。心中默默记下。待感到晋援军快到时,叫来孔苌,命其领所有步兵东去,埋伏在青谷之中。石勒与孔苌说道:“敌来我便撤,敌不追则已,如敌来追,就叫他们丧命谷中。”

    箕澹到了乐平城下,看敌骑仅有一万骑兵,心中虽有疑惑,但并不多想,二万骑兵全军出击。石勒军一触即溃。半个时辰之后,石勒引军退入青谷。

    箕澹副将见敌军逃入谷中,急急回身对箕澹说:“谷中不利骑军突击,还请回师,等刘元帅步骑到来再战。”

    箕澹的任务已经完成,可是他因被刘琨批评,正想表现忠诚,心中失去理智,对副将骂道:“谷中不利骑兵,难道敌军不是骑兵吗?”遂不听告诫,麾军进谷。

    石勒见敌骑入谷,心中狂喜,举剑高呼:“全军出击,后出者斩!”在峡谷之中,石勒近二万步兵起到关键作用,大败箕澹,杀敌上万。光擒获的马就有万匹之多。箕澹仅率千余骑兵冲出青谷,因无脸回见刘琨,还逃奔代郡。石勒回师再攻乐平,乐平守将朝据弃城逃走,并州震骇不已。

    石勒核心部为并州羯人,少时放牧并州各地,对并州十分了解。石勒见敌主力尽没,就抓住时机,毫不迟疑,命孔苌率轻骑从小路偷袭阳曲。阳曲守将李弘早被前线战败消息震惊,料不能敌。就尽出刘琨家属和不愿投降之官员,然后以城降石勒。

    当年刘曜败走,烧毁晋阳城。刘琨治所就改在阳曲。阳曲还属晋阳地区,如今晋阳沦陷,刘琨无奈先退入新兴,刘琨大势已去。

    刘琨守并州十年,多胜少负。笔者所记并州战事,除刘琨偷袭刘渊老巢一战为猜测(史书只记温峤随刘琨攻刘渊,得古镜一面。不打到老巢。如何得如此珍宝),其余尽为史实。

    大晋从公元300年太子被害,引起七年内战(史称八王之乱。这个说法不确切),尽失民心,黄河上下,失败无可挽回。刘琨孤忠尽节。逆水行舟。战略上逆天下形势而为,是其在永嘉之乱后失败的根源。虽常能胜敌,而形势却越来越窘迫。

    后刘琨命温峤去江南投东晋,温峤也表现出忠国之心,但温峤的事迹和刘琨正好相反。温峤多打败仗,几经风雨,九死一生,却总能逢凶化吉。柳暗花明,两次扶东晋于即倒!为什么?就是东晋外有强敌。人民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温峤在东晋的保皇行动,适应潮流,所以才多有柳暗花明。

    王夫之曾提出,在历史上顺应“势”者才合天理。所以他在《读通鉴论》中批评刘琨:“刘琨乃以孤立之身,游于豺狼之窟,欲志之伸也,必不可得;即欲以颈血溅刘聪、石勒,报晋之宗社也,抑必不能;是以君子深惜其愚也。”

    王夫之虽然在理智上认可“势之所趋”即“理”,但是他终究不能完全摆脱二千年的传统历史观和道德观。在他死前给自己写的墓志铭中,开头第一句就悲伤地叹道:“抱刘越石之孤愤,而命无从致;希张横渠之正学,而力不能企。”王夫之又为自己没有取得刘琨、张载那样的成就,而深深遗憾(即当英雄,又当圣人)。从而尊崇刘琨。

    掌控天下者必需有“德”,有德则天下归之,无德则天下叛之。刘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