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修真小说 > 一个太监闯后宫章节目录 > 第七章 力挽狂澜

第七章 力挽狂澜

一个太监闯后宫作者:风中啸 2018-11-13 17:46
    钱伍林的呼喊声,陡然在鸦雀无声的战场上凄厉地响了起来:“你们都在做什么!这么一个小小的法术,就把你们吓成了这个样子,你们还算是大唐最精锐的御林军、卫戍军的将士吗?”

    在皇城前方,御林军统领钱伍林挥舞着大刀,气得满面通红,放声大吼道:“这分明就是一个障眼法,随便变出一条红龙来骗人,东魍子仙师早就说过了,这种东西都是幻术,根本就伤不到人的!你们竟然被这样的小法术骗倒,真是丢人现眼!”

    他这样的话,并不能让跪地颤抖的士兵们有多少安慰。让他们恐惧的,不仅是那不应现于世间的神龙,还有安南将军长期以来的积威。在御林军中,谁没有见过安南将军曾赤手空拳,将数十名最强悍的御林军将领当场打败,即使是精钢打就的铁棍,亦能被他轻松拧成麻花。那般神勇巨力,让所有看到那一幕的人,都不由为之震惊悚惧。

    虽然迫于上司的命令,不得不参加叛乱,并暗自希望能冲进皇城抢些金银财宝让自己下半生有些依靠,但是一旦看到远赴边关的安南将军突然驾龙归来,就算是心志最坚定的御林军将士,亦不由恐惧万分,看着貌若瘦弱,实际却强悍至极的安南将军,一股无力感不由从他们心底涌起,再无人敢生出与他对敌之心。

    与御林军相比,卫戍部队的将士心态上就要好得多。虽然他们归属九城兵马司管辖,亦是李小民的下属,但李小民到九城兵马司时日尚短,也没有时间老跑到军营中去看他们,大多数人都没有见过他大发神威的情景。看着远处城上站立的李小民,虽然畏惧他有驭龙之能,却也不是太过害怕,只望钱伍林说的是真的,刚才那些都不过是设来骗人的假像,那样自己这一方,还有胜利的希望。

    突然间,一阵吱吱呀呀的声音打破了黑夜中的沉寂。在叛军后方,大批的攻城车、投石车远远地推了过来,缓缓接近城池。在撞车上巨木前端包的铁皮上,闪烁着金属的光泽,带着寒冷的气息,对坚固的皇城,隐隐有威慑之意。

    两军阵前,钱伍林那凄厉的声音再度响了起来:“众将士!我军的攻城器械已经运到,众将士可并力向前,一举攻入皇城,将李小民和周皇后这群叛逆,尽皆斩于刀下!谁杀了李小民,或是捉住了周皇后,皆可万户封侯,荣耀一世!”

    兴奋的低语声,开始在叛军中悄悄散布开来。这般的重赏,已经超出了士兵们的预料。没有见过李小民厉害的叛军士兵,已经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在攻城撞车撞开城门之后,冲进去立功受奖了!

    镇邪军将士,却是个个横眉立目,挥舞刀枪,气势如虹,一心只待敌军冲来,便要刀枪见红,将他们杀个魂飞胆裂!

    夜风袭来,昂然立于城上的清秀少年,衣袂飘飞,脸上依然带着笑容,丝毫没有一丝杀气。只有他口唇微动,发出无声的讯息,随着夜风向前飘去。

    几乎在同一时间,叛军中的众多将领,都颤抖了一下,脸上迅速变得苍白。拿惯了兵器的粗糙大手,在这一刹那,都握紧了手中的兵刃,一抹凶光,自眼中狂射而出!

    钱伍林挥舞着大刀,立于阵前大声咆哮,喝令部下上前攻城。忽然听到身后马蹄声响,回头一看,却是自己的心腹爱将韩勇,与几名御林军将领一起,拍马赶来,手中紧握熟铜棍,眼中凶光闪烁,咬牙大声呼喊道:“将军勿忧,战场之事,就交给我等好了!”

    钱伍林大喜,在这战事惨烈的关键之际,方才看出谁是真正忠于自己的人,不由大笑道:“好,你们都是军中猛将,朝中忠臣,丹阳王登上大宝,定然重用尔等!”

    他回头怒视城上洋洋自得的小太监,手中大刀一挥,遥遥指向城头,怒吼道:“众将听令!给我带军攻上去,杀了狗太监,夺下皇城!”

    对于这满怀豪情的壮语,回应他的,是从脑后恶狠狠打来的一棒!

    烈风骤袭,钱伍林只来得及心头惊讶,丝毫没有躲闪,便被熟铜棍结结实实地砸在后背上,立即一头从马上摔下来,重重摔在地上,五脏六腑,翻滚剧痛,似乎被这拼力一棍,都砸得碎裂开来。

    与此同时,渐渐聚拢在九城兵马司都统莫尚筹身边,忠心卫护着他的十几名卫戍军将军,亦陡然发难,刀枪并举,以暴烈至极之势,狠狠劈向莫尚筹身边亲兵,霎时间,鲜血狂溅,丝毫没有防备之心的亲兵纷纷惨叫落马,当场横死,而莫尚筹的身上,在一刹那间被七八柄锋利刀枪狠狠逼住,吓得他肥胖的身躯缩成一团,看着横眉怒目、满脸狰狞的旧日属下,满脸都是惊恐至极之色,几乎连屎都吓得流了出来。

    韩勇跳下马来,不管钱伍林还在痛苦挣扎,一把揪他起来,与几个同僚一起,绳捆索绑,将他捆得象个粽子一般,横在马上,回头狂呼道:“钱伍林造反叛乱,罪在不赦!吾等奉御林军统领、安南将军之命,已将其擒在此处,尔等可随我将钱伍林献上李将军,不可有违!若有执迷不悟,一心叛逆者,立即格杀勿论,诛灭九族!”

    变生肘腑,让数万叛军士兵,俱都吓得面色大变,恐惧地看着自己陡然变得陌生的长官,手脚颤抖,不知道该听谁的好。

    城头上,李小民满面轻松之色,抚掌大笑道:“好好好,你们都是国家的忠臣良将,日后前途不可限量!”

    钱伍林在马上缩着身子,痛苦不堪,半晌才能强忍剧痛,从牙齿缝间挤出一句恶狠狠的问话:“韩勇!我平日里待你们不薄,你们为何要背叛于我?”

    韩勇和几个御林军将领,面面相觑,作声不得。几个将领互视一眼,知趣地走开,也不去理睬钱伍林。

    只剩下韩勇,见四下无人,将嘴凑到钱伍林耳边,苦笑道:“别怪我,我这也是没有办法!说起来都是李小民那个家伙,简直是个地里鬼,不知道从哪儿知道了我们的隐秘,拿出来要胁我们。还有凭有据,要是这些事让外人知道了,我他娘的一头撞死算了!没办法,只好写下投顺书,暗地里投靠了他。本来以为他远赴边关,我就再也见不着他了,所以才放心大胆地跟着你造反,谁知道这家伙还能飞回来,站在城头上,嘴一动,声音就飘到我耳边了,要我和他们几个一起动手,把你逮住献给他!我这才知道,这几个家伙也都是他娘的倒楣,被这小子逮住了小辫子,只好闭着眼睛给他卖命。没办法,为了我一家老小不用自己捂着脸去跳河,只好牺牲大哥你啦!”

    钱伍林这才明白,气得当场吐血,嘴角挂着串串血珠,颤声怒道:“小勇子,到底是什么事,让你宁可去死,也不敢让人知道?”

    韩勇顺口道:“其实也没什么,不就是我们家……”

    话刚到嘴边,陡然醒悟,韩勇不由大怒,一把揪住钱伍林,怒得眉毛眼睛鼻子都挤在一起,举起饭钵大的拳头,半晌才忍住气没有砸在钱伍林头上,咬牙闷声道:“他娘的差点就说出来了,老实告诉你,只要你听见一点,就算你是李将军要的人,我他娘的也得先宰了你灭口再说!”

    另一边,莫尚筹也吓得浑身抖如筛糠,颤声道:“你们,你们早都投顺了安南将军了吗?”

    四面里,将他团团围住,拿刀逼住他的九城兵马司下属将领其实也都是被李小民派遣暗鬼搜集了隐私证据,不得不投靠他的,此刻却不说出来,只是豪气干云地大声叫道:“吾等皆是大唐忠臣良将,安肯与你造反耶!方才不过是虚与委蛇,如今安南将军既回,大局已定,吾等这才趁势一击,让你这逆臣贼子,不能有一丝反抗的余地!”

    叛军之中,将领们大声呼喝,命令部下士兵,立即归降朝廷,效忠于周皇后与安南将军,若有不从者,定当杀尽满门!

    五百刀斧手,已高高举起刀斧,准备劈下,杀尽周氏一门时,陡然变故突生,看着这般混乱的局势,茫然无措,手中刀搁在人质的颈上,却不知道是该割下去,还是向下一划,割断他们身上的绳索。

    一个御林军将领拍马赶来,大声呵斥,怒骂道:“还不将周相爷的亲人都放了,想要被当场格杀吗?”

    看到平日里训练自己的顶头上司也降了李小民,众刀斧手吓得面如土色,慌忙用刀割开绳索,放开周家人。只是有几个刀斧手浑身颤抖,不小心把人质的皮肤割破,自己倒吓得满头是汗,颤抖不止。

    周家人死里逃生,抱在一起,放声痛哭。遥遥望向城上的周皇后与李小民,拜倒哀声大叫道:“皇后娘娘,安南将军,相爷被贼人所杀,一定得替他报仇啊!”

    周皇后看得心如刀割,既伤痛老父惨死,又庆幸满门亲人得以死里逃生,不由以袖掩面,低声抽泣,只恨此处人多眼杂,不能投身于李小民的怀抱,在他的温暖怀中哭个痛快!

    此时皇城之外,大局已定。一排排的叛军士兵,在长官的命令下,重新列队,大声宣誓要效忠于周皇后与安南将军。纵有几个将官未曾被李小民控制的,也自知不能抗衡这么多同僚控制的大军,只得叹息着,和他们一起管束士兵,只望自己也能被李小民算得上是平乱忠臣中的一员,也就满足了。

    金陵城外,两支大军遥遥对峙。战旗飘扬,在狂风吹拂之下,烈烈作响。

    这两支大军,俱都是兵马强壮,衣甲鲜明。而且所穿衣饰,也都相差不多,都是大唐精锐的部队,如今却刀兵相见,同室戈。

    丹阳王李熊披盔贯甲,骑马立于本军阵中,遥望着南面金陵外,骑马立于军前的李小民,心中惊怒交集,恨声道:“外公!这狗太监是用了什么办法,竟然能降服御林军与九城兵马司的将领,将效忠我们的军队,变成了他的?”

    在旁边,同样身穿盔甲的钱松面沉似水,骑着一匹骏马遥视前方,花白胡须在胸前飘扬,闻声沉吟道:“罢了!是我们算计不到,想不到此贼如此手段,只在御林军和九城兵马司呆了几天,就收到了这么多部下的忠诚!幸好他未曾在禁军中有过军职,此军中也未有人参加过南征平乱,不然的话,我对禁军也都放心不下了!”

    在他们身后,是十二万禁军,原本居于金陵城外数十余里处的大营之内,负责防卫金陵附近一带的安全。此时经过他们祖孙苦心经营,终于收伏了这支禁军,赶来城中安定局势。谁知赶来之时,却发现金陵城门紧闭,没有人欢迎他们的到来,不由大惊,一问才知道,御林军和莫尚筹都已被擒,所有参加叛乱的卫戍军和御林军,都已经投顺李小民了!

    李熊和钱松大惊大恐,在城外立下营寨,正命人打造攻城器械,准备大举攻城之时,城中军队,反而出城迎战,当先一人,正是那令他们切齿痛恨的少年太监李小民!

    李熊回过头,看看自己部下十二万禁军,声势显赫;而敌方虽然士气高昂,却还不到本方士兵的一半,这才微微有些欢喜,可是还不能十分放心,便向旁边一个中年人问道:“东魍子法师,那些禁军将领怎么样,该不会也反叛吧?”

    在他身边,马背上坐着一个中年人,虽然也是骑着战马,却身穿道袍,头梳道髻,面色阴沉,闻言冷笑道:“殿下放心,除非他们不要自己亲人的性命,不然的话,我可以保证万无一失!”

    李熊闻言,这才放下心来,举目看向远处与己方遥遥对峙的敌军,思量着是不是应该挥军直上,直接将他们彻底击破才好。

    前方的军阵之中,突然有一匹战马狂奔而出,上面坐着一员老将,须发尽白,却是精神健旺,披盔贯甲,催马驰到军前,指着禁军大声怒喝道:“廉承恩,宋向北,你们这群不知耻的东西,所受皇恩天高地厚,为何还敢反叛,和这群狼子野心之徒,混在一起?”

    在禁军之中,大半将官看到他,都不由低下了头,面有惭色。

    被他指到名字的两个大将硬着头皮拍马而出,躬身施礼,恭恭敬敬地道:“老将军,属下有礼了!”

    钱老将军面色不豫,怒道:“不要装腔作势,说,你们到底是为了什么,要背叛朝廷,和钱松一起图谋不轨?”

    在钱伍林率叛军攻入金陵之时,也派出自己心腹,带兵将钱府团团包围,不准走出一个。只是忌惮钱援在军中的威信,这才没有派人入府将他斩杀擒拿,只派军把他软禁在府内。后来李小民一举平灭叛军,派人去救出钱府上下人等。钱援听闻自己从前的老部下反叛,急怒攻心,这才自告奋勇,出城骂战。

    听到钱援的质问,二人面面相觑,作声不得。说起来二人都是钱援一手提拔起来的大将,可说是受厚深重,只是今日之事,二人都是迫不得已,虽然羞惭至极,却也无言可对。

    见二人面色古怪,似有难言之隐,钱援心中疑念大起,喝道:“我看你们两个,也不是那种狼心狗肺之人。说,到底是为了什么,你们才跟着钱松反叛,难道是为了荣华富贵么?”

    宋向北摇头苦笑道:“老将军误会了。末将虽然不才,却也不是见利忘义之辈。实是家人的性命危在旦昔,命悬人手,我们才不得不出此下策!”

    钱援听得奇怪,连声追问,二人吞吞吐吐,才将事情真相说了出来。

    原来钱松这次请来的阴山法师东魍子,惯会用咒术害人。钱松派人去四处搜罗了禁军各将领家中亲人的生辰八字,又买通家奴偷了他们的头发衣物,钉在木人之上,每日里由东魍子施咒召魂,硬将众将至亲之人的魂魄,召到木人身上,让众将的亲人一个个不醒人事,整日昏睡在床,让众将焦虑万分,到处延医买药,却是药石罔效,仍是一点起色都没有。

    钱松派人将众将召到一起,请出东魍子,手中拿着大堆木人,冷笑威胁,只要众将从命,家人性命,便可保全!

    众将听闻是叛逆之事,哪里肯从,俱都怒容满面,几乎当场便要翻脸,诛杀钱松与东魍子!

    钱松自有大批护卫随行,众将无法接近;东魍子却是昂然冷笑,只拿了一枚钢针在木人身上一戮,被他们掳来的一个受术者便昏昏沉沉,捂着伤处痛苦呻吟。

    那受术者的亲人亦是禁军将领,见状心如刀割,再不敢轻举妄动,为了家人性命,不得不低头求恳,答应了谋逆之事。

    众将面面相觑,自知形势比人强,不得不忍气吞声,答应下来,只求钱松和东魍子说话算话,事成之后,让自己亲人平安活下来便好了。

    战场上,二将将此事向钱援讲来,听得钱援惊怒不已,手指放声大呼道:“老匹夫,竟出此毒计,尔日后定受恶报!”

    钱松昂然冷笑,沉声道:“你这老贼,我屡次与你相约,欲行交好,共商大计,你总是推三推四,浑不把我放在眼里!今日我大军十二万,兵临城下,尔还有何本领,敢与我雄军争风?”

    钱援大怒道:“你有十二万军,可都愿听你的么?我金陵城雄兵数万,众志成城,又有坚城为倚,你怎么攻得进来!只待后日勤王军来,尔等定当死无葬身之地!”

    钱松心下沉吟,知道他说的不错,旁边李熊却是满脸怒色,挥刀大吼道:“众将士听了,前方便是叛国逆贼,挟持天子,欲行不轨!尔等只要并力向前,攻下城池,可入城三日,百无禁忌!而众将的亲人,也定会福寿双全,绝不会有一丝意外发生!若有阵亡将士,朝廷定会保证他满门衣食无忧,安享天年!”

    此话中,有威胁,有利诱。禁军士兵听到可以进金陵抢掠,固然是热血沸腾;而众将听闻亲人可以得生,亦不由心生向往,已有人暗下决心,便是拼死一战,死于沙场,也要救出自己的亲人,让他们在钱松和李熊的照料下,安享余生。反正钱松家里有钱,若用这点钱买个好名声,他又何乐而不为?

    十二万禁军,个个摩拳擦掌,挥刀舞枪,在一众死志已萌的将领统带之下,缓缓向前逼近,便要全军突击,一举击破敌军,攻入城池,以竞大功!

    就在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之际,忽然听到一声清朗长啸,自城头发出。

    金陵城上,一员小将白袍银甲,昂然站立,手挥羽扇,怡然微笑道:“众将何必如此!你们来看,这又是谁?”

    城外十二万禁军中的大将,同时举目望去,但见在李小民身后,大批士兵扶老携幼,簇拥着许多老少妇孺上得城头,让这些大将,不由尽都惊呼失声!

    因为他们认得,那些人,分明就是自己的亲人!

    那些被扶上城头的老弱,个个昏昏沉沉,人事不省。即使被扶着勉强在城上站着,也是摇摇晃晃,像是风一刮便会倒的模样。

    看着城头上满目老弱家人,李熊大惊,回头喝道:“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些人不是在大营中吗,怎么会被人抓走了?”

    连叫几声,才有一个心腹牙将从人群中畏畏缩缩地走出来,拜倒在李熊马前,痛哭道:“殿下在上,小人该死:今天早上我去看时,发现守卫军士各都七窍流血死在地上,他们看守的人,都被救走了!”

    李熊大怒,挥刀指向牙将,怒喝道:“既然出了事,为什么不早来禀报?”

    牙将叩头哭道:“大王容禀:小人本欲前来报知,大军已行,小人虽然是赶到这里,可是军中事务繁忙,大王与相爷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