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修真小说 > 江山易手章节目录 > 第124章 末世之兆(下)

第124章 末世之兆(下)

江山易手作者:木昆仑 2018-10-16 14:27
    数日后,经国府。

    今日又是一个好日子,武经国陪了一会皇上,一回到府中便有了几个好消息,比起前几多招揽了几个高手和处理了几位政敌的喜讯今的喜讯似乎更是痛快。

    “你是‘听雨读剑楼’楼主答应了?”武经国笑着问道。

    “是。”李师爷道。

    武经国笑着点了点头,端起桌子上的茶杯抿了一口,看向元老。侍女立刻添水。

    “府督放心,影闇盗三人联手足以对抗龙神,而且刚接到消息,有一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高手也被我们的人找到了,若是他肯出面与影闇盗联手,龙神必败。”元老笑着道。

    “哈哈,很好。”武经国掩不住得意,又问道:“他们什么时侯能到?”

    “影大约再有半个时辰便能进城,‘不死邪尊’再有两三个时辰也便到了。”李师爷道。

    武经国点点头,笑意更浓。

    “还有一桩更实在的喜事,府督可愿猜上一猜?”李师爷笑道。

    “哦?更实在的喜事,是那个棘手的敌人被你们除掉了?”武经国问道。

    “府督英明。”

    “哈哈哈哈,是你们设计的好。”

    “是府督的福气好,那人号称无敌,从未一败,想不到在府督手下一击奏效。”李师爷道。

    武经国更是笑的合不拢嘴,端起桌上的茶,狠狠的喝了一口。侍女伺候一旁,忙又将水添上。

    门外一阵细碎的脚步声响起。

    “禀府督。陈安陈公公求见。”门外一名侍卫禀报道。

    “叫他进来。”

    “是。”

    “陈安来做什么?”武经国颇有些不解,陈安是他的心腹,安插在皇上身边让他得到不少的消息。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吱呀’一声门被推了开,侍卫领着陈安进了门,陈安撩衣跪倒,叩首道:“子陈安给府督请安。”

    “起来吧。”武经国笑着道。“你不好好在宫里呆着来这儿做什么?”

    陈安向上看了武经国一眼,张了张嘴却不话。武经国见他欲言又止的模样,笑道:“什么事还需要藏着掖着?近前来话吧。”顺手端起茶壶抿了一口。

    “是。”陈安赶忙站起来一阵碎步跑到武经国身边,爬在他耳边低声了几句,武经国一张笑脸逐渐僵硬,手一抖‘啪’地一声,茶壶碎了一地。侍女吓得赶忙跪倒。

    “备轿更衣,立刻入宫。”武经国神色凝重,袍袖中的手竟然有些颤抖。

    “府督?”李师爷看着情况不对,试探着问了一声。

    “我们请了哪些人,叫他们别进城,立刻原路返回。”武经国眉头皱成一团。

    “这”李师爷微有犯难。

    “银子照给就是,现在情况有变对付‘六龙帮’的事只能先放一放了,记住万万不能让他们进城,眼下再招揽门客对我们不利。”武经国完也不待李师爷回话,更衣乘轿已离开了府邸。

    望着武经国几乎跑而去的背影,李师爷缓缓站了起来,喃喃地道:“难道是?”与元老对视一眼,两人一起点了点头,李师爷心中暗道:“不是好转了许多么,怎会这样?”

    元老缓缓离座而起,望着边翻滚而来的乌云,深吸一口气,自言自语道:“要变了!”

    这片云来的毫无征兆,如此突兀。

    ‘秋池山’上,一阵号角突兀地响起,梁榭开门冲了出去。

    “梁兄弟,这是什么情况?”老鹰同时冲了出来,瞪大了眼睛问道。

    “不知道,我们去看看。”梁榭领头向总舵跑去,石楼处到处是人,邵鸣谦负手而立,陆朝华紧紧站在他身边,衡无算领着‘玄衣卫’铁青着脸,众人一齐看向山下。山下密密麻麻全是官兵,约莫四五千人,将谷口和上下山的路堵了个水泄不通,声势浩大。反观山上,不仅三大堂主未在,多数帮众都未曾回山,除了‘玄衣卫’的三百来人,便只剩下看病的郎中,做饭的厨子,算账的先生等等再加上谭门的家眷总共也不过三百多人,这些人绝大多数非战斗单位,参战与否全然无用。

    “终于还是来了么?”梁榭一阵心颤,早知如此自己一行死便死了,何必拖累师兄。

    谭兴德、宗老、宜丰、郁栖柏等先后赶到,望着山下的一群官兵,禁不住脸色大变。三百多人对五千人,就算是能跑得掉,这‘扬刀盟’总舵也算是毁了。

    官兵如地毯一般缓缓向山上卷来,卷起了尘土,更卷走了希望,众人的心缓缓下沉。

    “事因我们而起,待会儿我们打先锋。”谭兴德向谭门众人吩咐道,这话同样是给宗老和郁栖柏等人听的。

    众人缓缓点头。

    老鹰咧嘴一笑道:“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多余的话不了,老狼,梁兄弟,待会儿咱们比比谁的买卖做得好。”

    胤苍狼道:“好,那就比一比看。”

    梁榭抬头望,乌云压境,这到底有没有青白日的时候。

    “朕以眇躬,仰绍祖宗鸿业七年于兹,深惟皇考取法尧舜之训,兢兢业业,不敢怠遑。迩者三殿告成,光复堂构,夷氛屡挫,边圉渐安。方锐意治平,与民休息。不谓禀赋虚弱,自青宫已然,及临御以来,东西多警,朝夕在念,益用忧劳,多思伤脾,遂致绵惙。今乃复触夙恙,衄血陡发,凭几弥留,殆不能起,有负先考顾托之命,朕用尽伤”

    王府中,‘誉王’呆坐屋中,一连串的声音在脑中回荡。自从云老出了事他除了去皇宫再未离开过王府,他知道武经国的为人,得罪了他一旦有机会武经国必然会除之而后快,哪怕他是皇帝的弟弟‘誉王’,也不例外。他年少却并不无知,可毕竟年少,有的压力他承受不了,更不愿意承受,但他无法选择。云老之于他是良师是益友,是依靠是支柱更是遮风挡雨的屏障,云老之死使他担忧,使他痛苦,更加茫然,他想替祖宗社稷想替皇兄解决武经国,但失去了依靠的他害怕,更无力,失去了屏障的他彻底暴露在武经国面前,他知道他的命或许不再由他掌握。

    “爷,入宫吧,不能再拖了。”身边的太监站了半晌,终于忍不住道。

    “皇兄他”

    “先皇是在爷的怀中驾崩的,现在宫里都等着您回宫继位呢,您这样跑回王府不合规矩。”太监道。

    少年神情恍惚,脑中的声音依旧回荡,响个不停。“若夫死生尝理,人所不免,惟在继统得人,宗社生民有赖,全归顺受,朕何憾焉。皇弟誉王,聪明夙著,仁孝性成,爰奉祖训兄终弟及之文,丕绍伦序,即皇帝位。勉修令德,亲贤纳规,讲学勤政,宽恤民生,严修边备,勿过毁伤,内外大文武诸臣,协心辅佐,恪遵典则,保固皇图,丧礼依旧制,以日易月,二十七日释服于戏!兄弟大伦,幸社稷只有主;君臣至义,期夹辅以为忠。尚体至怀,用承末命。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这声音充斥脑中,仿若索命之音,他头痛无比,几欲裂开,神情更加呆滞——这居然是真的。先皇,那个对自己照顾有加的哥哥,不到三十岁便驾崩了,而自己居然摇身一变成了皇上。他不知道该什么,他心有大志,胸怀下,想要中兴社稷,但绝对绝对不想抢夺哥哥的皇位,但不当皇帝却又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就在两个多月前,云老最后一次找他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