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玄幻小说 > 一脉承腔章节目录 > 第五十二章 老腔社团

第五十二章 老腔社团(2/2)

一脉承腔作者:关中老人 2019-06-27 12:35
遍。

    “会长,你要是不行了就让我们来吧。”一个男生到。

    “谁我不行了,我可以的。”郑文忠急忙将条凳和木块抓在手里,生怕被别人抢走。

    他是真的喜欢上了老腔。

    渭师院音乐协会的会长,喜欢音乐,听过很多种类,听到老腔是第一次,郑文忠心里明白这些老艺人有多么的珍贵。

    能和这些老艺人交流老腔是很难得的机会,要好好把握。

    郑文忠再度拿起来木块,砸了下去。

    “嘭!”

    这下还好,没有把手震麻,摆出的姿势也像模像样。

    张德云的姿势是浑然成的,是自然的,是先有了这个姿势,才有了将姿势融入进表演当中。

    郑文忠不是农村人,没有这个经历,只能模仿,能做到这些已经可以了。

    “会长,该我试试了!”一个男生上去将东西夺过来,自己也试了试。

    “嘭!”

    疼的呲牙咧嘴,没关系,再来一次。

    砸板凳,砸出了心里的郁气和闷气,砸的人心情舒畅,大家都很喜欢这个动作。

    刘兴武也没想到,当年他只是觉得这个动作好玩,有意思,可以加在老腔里面,因此还和张德云吵了一架。

    没想到,这个动作居然是大家最喜欢的。

    可能也是只有砸板凳是最没有技术难度的吧。

    “爷爷们,你们教我们唱曲子吧,虽然时间有限,但是我们也想学一学。”郑文忠提议道。

    好不容易能和老腔艺人面对面,必须榨干他们。

    “好,你们想学我就教。”张德林点头答应。

    老艺人们将乐器拿在手里,摆出了姿势。

    “军校!”张德林大喊道。

    “其实我们唱戏是没有曲谱的,全凭着心情和感觉。”张德林逐字逐句的给学生们讲解。

    一个合格的老腔艺人,从时候开始学习,开嗓子,练嗓子,每都要坚持不懈。

    艺术造诣不是凭空得来的,背后有着巨大的努力。

    凭心情和感觉唱戏,这个感觉是经年累月唱出来的。

    张德林不指望这些学生能长唱出什么花样,只要能够喜欢老腔就行了。

    一旁的张川有些摸不着头脑,想不通这些学生为什么对老腔这么感兴趣,他每都听,都听腻了,也没觉得有什么好的。

    只是他的心里已经有些动容了,学了老腔就能让大学生也当他的学生,这个感觉貌似还不错。

    那边的学生已经开始唱了起来,一个比一个嗓门大,要不是这里是声乐教室,外面早就吵死了。

    等到学生们唱的心满意足,郑文忠笑道:“爷爷们,我打算在学校里成立一个专门唱老腔的社团,传承我们这门艺术,你们觉得怎么样?”

    话音落下,张德林他们都很惊讶。

    “你要成立一个唱老腔的社团?”张禾难以置信道。

    “没错,老腔是华阴的,也是渭南的,我们渭南师院应该有这样一个社团,传承我们的老腔,也为校园里面的老腔爱好者建立一个地盘。”郑文忠正色道。

    态度坚定,不似在笑。

    建立老腔的社团,需要老腔艺人们的认可,不然的话老腔社团只能是一帮外行人的自娱自乐。

    “不可以吗?”看到张禾的表情,郑文忠有些担心道。

    “不是不可以,是太可以了!”张禾激动道。

    一连串的意外收获让他有些不敢相信,能在一个高校里面留下一个老腔社团,对老腔的宣传意义重大。

    “我批准了,我们老腔保护中心可以和你们社团合作!”刘兴武当即道。

    “真的?”郑文忠大喜过望。

    “当然是真的,你们社团的学生可以来我们老腔保护中心进行实地调研,学习,我们为你们创造条件。”刘兴武到。

    “郑文忠,你子还真是能想啊。”马博文也笑道。

    他都没有想到这一茬,倒是被学生想到了。

    渭师院有了老腔社团,有了非遗单位的认可,这是一份巨大的荣誉。

    全国第一个学生组织的老腔社团。

    社团的经费学生自费,学校只需要提供场地就可以,这些都是事情,但是在渭师院里面能搞出这个社团,好处多多。

    “我也支持,郑文忠,你回去就写申请,提交到学工部,我给那边的,老师,马上让社团成立!”马博文朗声道。

    “社团需要乐器,我们老腔保护中心可以赞助一套乐器。”刘兴武紧跟着道。

    一套乐器花不了多少钱,但是意义非凡。

    “谢谢马老师,谢谢刘主任,谢谢各位老艺人。”郑文忠连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