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初唐大农枭章节目录 > 第四百一十二章 夏国的军人

第四百一十二章 夏国的军人(2/2)

初唐大农枭作者:爱吃鱼的胖子 2020-03-29 04:56
,消灭一切破坏夏国安定的不法。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他们更是表现出了超强的工作意志,每天八个时辰的搜救排查,让很多灾区百姓得到了及时的救援,甚至,有医护兵连续每天十个时辰的工作,为的就是救治更多的伤患。

    所以,罗成用这样的姿态找王猛要人,李世民也理解。

    有这些人去到维和部队做骨干,就能带出一支同样气质的军队,这对于整个东亚地区来说,都是有好处的,至少,这个维和部队的总司令是出自李唐,他今后想要建设这样的军队,也会方便很多。

    罗成在王猛这里磨嘴皮子的功夫,营帐外面响起了士兵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回来吃饭时唱的军歌,听的李世民很有感触。

    “你坐你的船哟,我淌我的河,你乘你的车,我爬我的坡,既然是来从军哟,既然是来报国,当兵的吃苦受累,算什么。

    什么也不说,胸中有团火,一颗滚烫的心哪暖得这钢枪热……

    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我,一颗博大的心哪愿天下都快乐……”

    夏国的军人就是在这样的歌声的熏陶下,养成的一颗纯正为民的心。

    李世民不得不佩服于秋在这方面,或者说灵鹫宫在这方面的学问,比现有的兵家以严苛军法训练出来的士兵,更加有战斗力。

    每个士兵的心中都是有信仰的,这个信仰会支撑他们面对苦累的时候积极以对,面对敌人的时候一往无前,敢于拼命。

    很快,王猛就撇下了罗成,去往了营地中查看士兵们的状态,情况很好,来到巂州两个多月了,他们也没有丝毫疲惫和颓废的感觉。

    不过,现在北方已经下大雪了,河道不能通行,他们今年可能不能回到夏国过年了,多留几个月,一口气帮助巂州人民把家园建设好,就是他们接下来的任务。

    看到那些士兵们和各蛮的青壮们在一起吃饭聊天的场景,王猛心头一动,招手让罗成过去。

    “你不是缺兵源么?其实眼前就有。”王猛指了指那些皮肤略显黝黑的蛮兵青壮道。

    “征召他们?”罗成有些怀疑看向了王猛。

    王猛笑了笑道,“你知道我在夏国招兵的时候,最喜欢招什么样的兵么?”

    罗成摇了摇头。

    王猛又道,“那些看到我属下的队伍,眼睛里会闪闪发亮,有崇拜羡慕的表情的去小子。你看看,那些蛮兵青壮中,是不是有好多这样的人,现在正用这样的眼神看着我属下的人。他们有一颗学好的心,这就够了,所有的技能,都是可以训练出来的。”

    “这个,蛮兵毕竟生长在西南偏僻之地,这脑瓜子……”

    罗成正有些犹豫,李世民却在旁边接话道,“王猛说的没错,这些蛮兵青壮,确实是不错的苗子,他们现在很羡慕夏国的士兵,想要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人,这就够了。

    按照比例,我们大唐应该向维和部队提供差不多两千名士兵,依我看,从这些参与救灾的蛮人青壮里就能选出一千多人来,每个部落都选两百人以上。”

    王猛闻言,笑着看了一眼李世民道,“还是秦王殿下有远见。”

    说完之后,又指了指罗成道,“你呀,就是这脑子……哎!~不说了,秋哥儿可能就是看中你心思单纯,有一股愚劲,才让你来担任这维和部队的司令的吧!

    现在,赶紧的把告示贴出去招人,正好趁着我的人在这里,可以顺着带帮你训他们几个月,到明年开春了之后,你的班底,也算是出来了。”

    “别忙,我从萧相那边划几百关中府兵过来你也一起帮忙训训,正好把我们应该出的人数凑齐。”李世民说完之后,就大步的向萧瑀那边去了。

    王猛看着他的背影,一阵感叹。

    李世民可真是精明,一点就通,等到这一千多蛮人青壮进入维和部队,经过几年的训练和执行任务,再回到当地的时候,肯定就是影响推动当地风气变化的主力。

    要知道,掌握了文化和各种技能的他们回来之后,是很有可能做到中高级带兵的将领的,两百多中高级将领,影响的层面,可就大了。

    “这样就决定,是不是太潦草了?”看着李世民离去的背影,罗成抓了抓头皮道。

    王猛笑着答道,“一点也不,你一定要记得秋哥儿成立这个维和部队的初衷,等到其它各国提供的兵源到了,你就看着我这段时间指派给你的人怎么练他们吧!告诉你,思想教育为主,专业技能为辅,这些人可都是我们影响改变其它各**队的种子。”

    听了他这一席话,皱着眉头想了好半天的罗成突然恍然大悟,明白了于秋的意思。

    各国不需要什么能够对外征战的军队,也不需要掌握多犀利的杀人进攻技巧,需要的是能一心为民,在危急时刻,保证本国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军队,这样的军队,能够很大程度得到了他们国家的百姓的拥护,从而,推动他们国家的军队的气质,越发的向这个方面转变,从而,让整个国家的气质都转变。

    这些变的温顺了的成员国,才是最好的成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