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初唐大农枭章节目录 > 第三百九十章 采珠女

第三百九十章 采珠女(2/2)

初唐大农枭作者:爱吃鱼的胖子 2020-03-29 04:56
去,放在了桌面上,并且拉他起身道。

    “这个,我真吃过了,你若是有空,便陪我去你们新罗国各地,看一看产业吧!”于秋岔开话题道。

    “产业?你要看什么产业?什么产业能有我好看?”金德曼很是自信的仰起脸道。

    “呃,我听说你们新罗国的珍珠很不错,不如,我们去海边看看采珠产业吧!如果问题不大的话,我可以教你们一种人工养殖珍珠的办法,这种珍珠的产量做大了,不仅可以用作首饰装点,还能给女人磨粉食用,美白肌肤,或者做一些美白的化妆品,经济价值很高的。”脑海飞快转动之下,于秋想到了一个去处道。

    “人工养殖珍珠?”金德曼有些诧异的看了看于秋,倒是没有拒绝。

    珍珠产业,也算是新罗国老牌的支柱产业了,高句丽和中原王朝对于珍珠的需求量一直很大,这也是他们时常用来盘剥新罗国的重头物品,每年都要他们进贡很多。

    如果真如于秋所说,能够人工养殖珍珠,那整个局面就不同了。

    数量一多,就不止是保障进贡了,还可以大量向民间出售赚钱。

    很快,两人就乘坐了飞船,往海边而去,几十公里的路程,不过是一个多时辰,他们就到了一处采珠场,然之后,于秋就有些后悔了。

    原来,新罗国用来下海捞海蚌采珍珠的,都是女子,又称采珠女。

    这些女子平时每天都有大量的时间在海中潜水采珠,运动量极大,而且是全身协调运动,所以,身材都苗条火辣的很。

    而且,她们不像其它沿海地区的女子一样瘦黑,由于主要是以食用海蚌肉和海鱼为生,她们的皮肤都很白,而且紧致有弹性。

    现在正值炎炎夏日,穿着一层薄纱内衣,甚至直接没有穿衣服的采珠女,一群群的在海水中上下潜水捞蚌,看到那些白花花的女性身体,直把定力超凡的于秋,也差点看的流了鼻血。

    见到他发红的脸色,金德曼脸上十分得意,笑道,“高句丽的许多权贵,都偏爱我新罗国的采珠女,夏王如果喜欢,我可以挑一些姿色最佳的作为侍女,服侍你的日常起居。”

    “呃,我们,是来看珍珠产业的,这个,采珠女就免了吧!”于秋有些不好意思的道。

    “你们男人,都是嘴上一套,心里一套,不过,采珠女的皮肤再白,也没有我的白,要不,今晚我就让你见识见识……”

    “那个谁,找个地方降落吧!我看看这边的海蚌情况。”于秋岔开话题道。

    要是再被金德曼这么撩拨下去,于秋恐怕就会把持不住了。

    很快,在赵河等人的窃笑声中,飞艇降落在了沿海的一处沙滩上,于秋快步下来,与金德曼拉开了距离,找到了很多被采珠女捞起来的海蚌,貌似很认真的查看了起来。

    他有初级海产养殖技术,对于这东西怎么养,自然是不陌生,不过,他需要思索的,是利益分配问题。

    “你们新罗国,每年可以产多少珍珠?”于秋一脸正色的向金德曼问道。

    “这个可不好说,不是每个海蚌你都有珍珠的,甚至,大多数海蚌里,都没有珍珠,这些采珠女从春上雪融化了之后开始下海采珠,一年到头,也未必能采到一百箱珍珠,有时候,数量达不到进贡所用,寒冬腊月,她们也要下海去采,可怜的很呢!”金德曼嘟着嘴道。

    自从杨广征高句丽失败了之后,她们新罗国可不止是要给中原朝廷进贡珍珠,还需要给高句丽进贡珍珠,要说她们新罗国没有怨言,是不可能的,

    “一箱有多少?”于秋又问道。

    “这得看大小,如鸽子蛋一般大小的,一年也出不了几颗,只需要有六到八颗,就能抵一箱,如黄豆大小的,可能要数百颗才能算一箱。不算朝贡时易货的份额,光是我们每年白白敬献给唐国皇帝和高句丽国王的珍珠,就需要二十箱。”金德曼答道。

    “如果,我能让你们新罗国的珍珠产量翻百倍以上,而且逐年增加,让你们不需要那么多采珠女下海采珍珠,也不需要在寒冷的天气下海,只需要每年定期捕捞就可以得到差不多大小的珍珠,你父王可以分润几成的利润给我?”于秋在心里盘算了一下新罗国的珍珠总产量之后,笑了笑道。

    未来,他还打算做一个化妆品集团的,需要大量的珍珠原材料,这边比较天然的养珠环境,是不可多得的好地方,百倍产量,那可只是他的起步要求而已。

    “百倍以上,还逐年增加,此话当真?”即便是心思不在这上面的金德曼,听到于秋说出来的数字,也被震惊的张大了嘴巴!

    她甚至都无法想象,上万箱珍珠堆在一起,是个什么景象。

    “自然是千真万确,只要你们按照我提供的方法来做就行。”于秋着点头道。

    闻言,金德曼脑袋里再也不想怎么睡于秋的事情了,拉着他就往飞艇上走,她要即刻回王宫跟她父王商量这个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