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初唐大农枭章节目录 > 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承乾的选修课目

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承乾的选修课目(2/2)

初唐大农枭作者:爱吃鱼的胖子 2020-03-29 04:56


    “是啊!我最近的课余时间,除了辅修的形体锻炼和乐器制作之外,都是在跟着小虎哥学习表演技巧,过几天夏国的建国仪式上,我还会跟他一起去表演呢!”李承乾并没有太感觉到李世民的情绪变化,很是开心的向他讲述道。

    似乎,能去夏国的建国仪式上表演,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

    “那个,在军事,在一些武器装备制造,还有那些飞天遁地的本事方面,你就没有去学学?”李世民用有些纳闷的语气道。

    他此时觉得自己被于秋骗了,给自己的儿子,就应该教一些军事方面的本事,和一些制造先进装备的本事,整一些唱歌跳舞的下贱之人才会去做的事情,自己何必花那么高的学费把儿子送过来,长安多的是人可以教。

    “老师说我更适合文艺方面,而且,我在这方面学的快,在其它方面,并不算出色,与其在上面死磕,追不上别人,不如在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领域多下功夫,每一种学问到了极致,都是能改变这个世界的强大能力。”总算是感觉到了李世民的情绪的李承乾再度向他解释道。

    “我就没看到过唱歌跳舞的人,能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改变的。”李世民有些恼火的道。

    被他大声一吼,李承乾顿时就不敢说话了,而本不想打扰他们父子短暂相聚的冯智戴却是向这边看了过来道,“以前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这一两个月,小虎带着洺山书院的一些文艺生,可是在咱们洺州境内掀起了一阵风潮,秦王殿下你现在还不知道这股风潮的可怕。但是今后你肯定会知道它的威力的。”

    “是么?它能有什么威力?”仍然在恼火中的李世民向冯智戴反问道。

    “目前我只看到了它能让洺州治下的所有百姓更加爱惜洺州的土地山河,更加拥护于都督制定的政策,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多的期许,让草原上和那些与中原不通文化的胡人,更加愿意了解我中原文化,学习我们的语言,文字等等等等,但肯定还有更加厉害的作用,是我还没有领悟到的,因为,从于都督最最重视这方面的教育培养我就可以看出,这其实才是最重要的。”冯智戴将自己看到的,理解到的几点向李世民说出来道。

    闻言,李世民眉头一挑,开始陷入了深思。

    冯智戴刚才说的这几点,如果往深远了想,可是一个大课题,然而,他始终不像于秋掌握的那些科学技术一样,直接让人获得更强大的力量,在李世民的眼里,力量就代表一切。

    而他更加想象不到的是,于秋之所以舍得把自己的本事教出去,是因为于秋有把握对去书院读书的孩子,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学到了知识之后,为自己所用。

    他在山庄里偏心于小虎,在洺山书院偏重文艺方面的教育,就是想尽快的把文艺这一块发展起来,用其来净化,改变所用学生的思想。

    毕竟,一个孩子的整个青春期都是在洺山书院渡过的,接受的都是这样的思想文化熏陶,他是很难再轻易改变的。

    李承乾的课余时间不多,在教练的集合哨声吹响了之后,他就知道,自己要和同学们一起换衣服,乘车回书院了。

    李世民在与他道别了之后,就想带着三个小家伙快些出发,去洺津渡找于秋好好聊聊,然而,李恪,李泰,李丽质三个小家伙却不干了,游乐场太好玩了,好多东西他们都还没有玩到,怎么舍得走。

    在李世民再三向他们保证,之后还会带着他们来这里玩耍之后,三个小家伙才哭着鼻子,被抱到了车上,重新上路。

    在游乐场这边耽误了一个多时辰,大队人马可是早都已经超过了他们,不过,边斗摩托车发动起来之后,他们马上又能赶上去,黄昏晚饭开始之前,抵达洺津渡,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而越是靠近洺津渡,李世民看到的变化也就越大,在这个时代,一个地方可能上百年都没有什么变化的普遍情况下,洺州这样的变化显得尤其亮眼,甚至是刺眼。

    车子还没有到洺津渡码头呢!一排排的楼房就已经出现在了公路两边,白墙红瓦,前前后后都是用水泥铺过的院子,干干净净。

    而当快要抵达街道区域时,人流在开始变的汹涌起来,没错,就是‘汹涌’,一个挨着一个的走,你在人群里想跑快些都不可能,即便洺津渡的街道宽达十几丈,也感觉不够用。

    这让李世民仿佛有种自己走进了早上刚开市的西市一样,而且,这边穿着各种奇特服饰的人更多,这还不算洺州本土出产的那些在他看来本就奇特的服饰,因为,这里的外国和外族人太多了,至少有十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