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初唐大农枭章节目录 > 第两百六十九章 争取立于不败之地

第两百六十九章 争取立于不败之地(2/2)

初唐大农枭作者:爱吃鱼的胖子 2020-03-29 04:56
子,他已经让武安县的农夫们统计了各种适合在夏季种植,却产量比较低的作物了,其中蔬菜就有十多种,其中像冬瓜,葫芦,节瓜,苦瓜,癞瓜,八月瓜等作物,就有十多种,另外就是,白芷,小茴香,丁香,木香,鼠尾草,百里香,草寇,积壳,三奈等香料也有十多种。

    这些作物在这个时代的产量大多极低,连在后世体型最大的蔬菜冬瓜,在这个时代,一个也是很难超过五斤的,许多香料,亩产甚至还不到五十斤,于秋有信心,用自己的初级耕种技术,加上中级化学技术搞出来的肥料,能让这些作物的产量提升一两倍以上。

    明天一早还要干活,于秋在扫盲学堂将各种蔬菜的增产种植任务,以村为单位,分配了一下之后,又分别交待了一下他们一些整田的要点和种植的要点,就宣布散会了,反正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还要留在武安县,每天上午或下午,都可以给大家详细讲解。

    去到于氏酒楼之后,于秋才想起自己还没有吃饭,便让人准备的一些吃食,他和冯氏兄弟以及亲卫们一起宵夜。

    “第一天到洺州,就让你们跟着我一起劳作,真是太不好意思了。”于秋端起果汁饮料,向冯智戣和冯智戴举杯道。

    “这种别开生面的会面,才是最有意义的,不瞒于都督,我岭南百姓之所以困苦不堪,除了山林中的毒虫猛兽多,生存环境恶劣之外,百姓不识耕种,常年以狩猎为生,使得民风过于彪悍,喜欢用厮杀解决问题,人口总是得不到增长,才是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想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必须要像于都督这样大才不可,可是,你又不能离开洺州,所以,我与二弟商量一番之后,准备将他留在洺州这里向你讨教学习,我回岭南主持与洺州合作的产业,不知于都督以为如何?”冯智戣举杯喝下了一口果汁之后,向于秋道。

    他这番话,恐怕也是刚才冯智戴教他的。

    “当然是好事啊!我这人整天忙的不可开交,正缺一个聪慧之人在身边打打下手帮帮忙呢!令弟智戴能文能武,正好合适。”于秋笑道。

    “那就多谢于都督指教了。”冯智戴正儿八经的给于秋行了个礼道。

    冯智戣和冯智戴的年龄都比于秋大一些,和李世民差不多年龄,但是,姿态却放的很低,这一点于秋就不得不佩服冯盎了。

    作为一个岭南人,他能把儿子教到这种水平,实属不易。

    “不必客气,今后都是自己人,咱们一南一北,守望相助,一定会让未来发展的更好的,最迟明年下半年,我会亲自去一趟岭南,与令尊冯公畅谈岭南的发展,希望届时智戣兄,已经帮我把百兽园修建好了。”于秋笑道。

    “于都督放心,回去之后,我定会发动各部,帮你多抓捕一些犀牛,明年你若去岭南,一定能看到百头以上活蹦乱跳的犀牛。”冯智戣拍胸脯保证道。

    我国犀牛真正被大量捕杀,是在中唐以后,白居易一句,“犀带金章荣贵身”,尽显了犀牛在当时社会的价值,而到了宋明时期,犀带几乎成为了皇帝赏赐重要大臣的标配,一条通犀带,就价值万贯,而且,猎杀犀牛进贡朝廷,还成为南方地区官员必须要干的一件政务。

    只可惜,古人只知道猎杀不知道养殖,最终使得我国犀牛种群极具下降,在二十世纪完全灭绝。

    好东西,于秋自然要把它搞的多多,搞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如此,就多谢智戣兄帮忙了。”

    于秋道完谢,又与他们兄弟二人边吃边聊说了近半个时辰,才回房歇息。

    系统任务的奖品越来越好,但是难度也越来越难,很容易卡住,他不惜花费万贯买犀牛,用以结交冯氏,卖好岭南诸部,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不把朋友搞的多多的,他今后完成系统任务的时间可能会更长。

    不过,他的目光,也不仅仅是放在了岭南,东南亚地区还有很宽广的土地,很多的人口,一旦蒸汽轮船造好了,哪里都将是他通商的地方,利用商业,掌握全球资源,来为自己完成系统任务,就是他的目的,因为,只要系统任务能够顺利完成,他就一直能保持技术科技各种方面的优势,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在千里之外的泾阳,同样想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李世民,狠狠的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因为他发现,自己中计了。

    柴绍突然发了一封求援信到长安,他就立即去九成宫请见了李渊,要求由自己领兵出征,给吐谷浑和党项诸部一个教训。

    李渊如他所愿的答应他了,可才走到泾阳,他就把李建成放出来上朝听政了,也就是说,通过几个月的调查,李渊已经不相信李建成与张婕妤私通了,还并没有下定决心,撸掉李建成的太子之位。

    而柴绍请援,让他超级忙慌的领兵出长安,则很可能是李建成党羽设下的圈套,鄯州那边,究竟能不能去,他都已经没有把握了,只能在泾阳暂时停下来,不断的往那边派探子,但是,李建成并不会让他停步不前,一天一道催促令发给他,如果鄯州柴绍部有什么闪失,肯定是要算在他头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