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都市小说 > 带着军需来大明章节目录 > 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真正的文人

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真正的文人(2/2)

带着军需来大明作者:浪子边城 2021-06-13 20:36
葛剌所属的各城池,完全是一幅大军到了哪里,哪里就是一片的哀鸿遍野,哪里就是一片的死尸满地,哪里就是一片的焦土炭地。

    这是杨晨东下了狠心在报复着榜葛剌人的抵抗,你们不是愿意放冷箭吗?

    那好,我连这个机会都不给你们,什么时候把城内炸翻个遍,在烧上一遍,让你们没有了藏身之地我们在进入城中。

    不仅如此,一路而来,但凡是坚决抵抗五星军的榜葛剌将军们,都受到了扒皮裹草之刑。不管是死的将军还是活的将军,一律如此,这一战中,五星军表现出了残忍的一面,彻底的改变了其它人眼中,汉人胸襟宽广,良善度人的一面。

    对于敌人,杨晨东从来不会手软。杨晨东总是对众人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你不仁我即不义。

    你做得了初一,我便来的是十五。最终看看谁害怕吧?

    汉人的良善,向来给予的是有心改错,心地良善之人。至于那种脸善心黑的豺狼虎豹还是算了吧,面对他们,杨晨东手中有的是猎枪。

    对于杨晨东的这个决定,随同军中的将领们无一人反对。

    一来,他们见惯了生死,深知对敌人的仁慈便是对自己的残忍,知晓敌若不尽,危害自身的真义所在。

    二来,这一次原本就是榜葛剌先攻的缅甸省,那现在就是应该好好的教训教训他们,这就像是别人打你一拳,只是

    因为力量有限,没有一拳打死,那现在轮到你出手,当然是有多大力量使多大力量了。

    三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大家都十分的相信杨晨东,这些年来,他在军中的地位和权威性无人可以挑战,他说的话便是真理一般,大家也习惯了服从。

    以上三点之下,杨晨东的这些命令自然大家都是会尽全力去执行了。

    但军队没有意见,不代表那些文臣们没有看法。也不知道怎么的,这件事情就传到了赤嵌城,还有一些杨系所占的省区之中。引来了一些臣子还有少数读书人的反对之声。

    在他们看来,汉人是天下之主,即是如此,对于友邦就应该抱着宽容的态度。尤其是那些还未开化之人,更应该多讲道理,一旦他们知了礼,就不会在与汉军作对了。更何况,这一次原本就是阿布拉尔被刺杀在先,做为他的臣民,心情激动之下会展开报复心理也是正常的。

    这些流言也由情报部门的口中汇总到了杨晨东的面前,这让一旁的杨二看到之后,当场就大骂了起来。“这些个读书人,亏得他们天天说着知乎者也,圣人理法,难道连是非都不分吗?那个什么狗屁阿布国王根本就不是我们派人去杀的,他都要举国投降了,我们怎么可能下杀手呢?这分明就是有人陷害呀。这些人怎么就为虎作伥了呢?”

    对于杨二这一番话,杨晨东是十分赞同的。要说心中不气是不可能的,他在前线打打杀杀,时刻冒着生命危险,给汉人带来了荣耀,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现在倒好,他们得了便宜还卖上了乖,谈什么胸襟,什么大度,当真是不知所畏。

    心中有气,又带着好奇之意看向情报部门弄来的那个名单,想要看看上面都有些什么人,哪些人是他所熟悉的。别说名单到手,他还真就看到了几个熟人,比如说民族事务部的次长董全福、粮食部的分配处副处长闫连水。

    这两位,因为职务不低,位置又很重要,他们的名字是在杨晨东心中有些印像的。至于其它人,那就算了吧,都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人名罢了,丝毫引不起他的任何兴趣。

    上面还记载了他们的一些言论,最为主要的就是说他们乃是天朝上国,又是礼仪之邦,对一些个小国理应进行帮助,军队怎么能够做出如此残忍之事呢?

    对此,杨晨东只是呵呵的一声冷笑罢了。在他眼中,这些人根本算不得是真正的文人。

    在杨晨东看来,真正的文人,不仅仅是会写文章,会吟诗作对的读书人,而且他们的文章有着创造性和思想性,且还要具有人文情怀和社会科学的人。

    并且真正的文人,是最重节气,富有正义感,也最爱惜自己的羽毛的君子。

    像一群跳梁小丑一样的蹦出来,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故作清高、沽名钓誉、瞧不起他人,这样的人,不能称之为文人,只能称之为一群内心膨胀,毫无廉耻感的伪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