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崇祯窃听系统章节目录 > 819 出征舍朕其谁

819 出征舍朕其谁(2/2)

崇祯窃听系统作者:叫天 2020-03-30 08:06
。因此,就没有人怀疑洞吾那边到底有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他们都相信崇祯皇帝。

    而且崇祯皇帝不远万里要出征,只为大明百姓报仇,实践那“犯大明者,虽远必诛”的誓言,对于大明百姓来说,那都是感动地很,纷纷祈祷皇上凯旋。

    当然,也有人觉得,皇上贵为天子,哪能事事出征,要不,要那些臣子何用?

    不但民间有这种说法,那些文官武将也感觉丢脸,就纷纷请战,就连刚刚从南方回到京师的卢象升,也是愿意代皇上出征。

    对此,崇祯皇帝便看着卢象升等人说道:“卿等怕是不知道莫卧儿帝国的情况吧?”

    “微臣是有听闻,不过知之不详!”卢象升倒也实话实说。

    至于其他文官武将,这有卢象升出头和皇上奏对,他们旁听就够了,并不插言。

    “那好,朕就给卿等说说。”崇祯皇帝便对卢象升等人说道:“莫卧儿帝国是蒙古人后裔所建,其疆域大概有朕开拓疆土之前的一半大,也是农耕之国。且其国力正当鼎盛时,南征北战,剿灭了许多小国,如今也还在继续扩张中。换而言之,莫卧儿帝国并不是一个弱国!”

    卢象升听得一凛,没想到这个蛮国是个大国,而且还是能征善战的,看来真不可小觑。

    不过虽然如此,对卢象升来说,那又怎么样,又不可能怕了!

    因此,他便要开口继续请战。

    但是,崇祯皇帝明白他心中所想,就先他一步,又开口说道:“征讨莫卧儿帝国,卿等以为,大明要出动多少大军,消耗多少钱粮,方有把握灭之?”

    听到这话,就算卢象升南征北战惯了,对于这个问题却还是非常慎重的。当即眉头一皱,心中估算起来,发现又不好估算。因为他对莫卧儿帝国的情况一无所知,包括地形地势,还有风土人情什么的。所有这些,都会对战事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不考虑都不行。

    如果不知道这些,那只能往大里估计了,对方又是大国,国土辽阔,那不但兵力要多,粮草消耗也绝对要多。

    崇祯皇帝看着包括卢象升在内的所有臣子都露出了谨慎的神情,一时之间都没人答话,便在心中笑了下,然后又给他们补了一刀道:“还有一点,卿等不要忘记了,临近莫卧儿帝国的几个省都是物资贫乏,有的还需要从内地输送。且交通落后,卿等要考虑路上消耗的粮草物资。”

    “……”得到这个提醒,卢象升等人彻底无语了。

    在这交通不便的时代,粮食的运送,到达目的地的其实很少,大部分粮食都会消耗在路上,特别是目的越远,这消耗在路上的比例就越高。

    而莫卧儿帝国是远离大明的产粮区,大军要多,还要运粮过去,就算能打赢,估计大明也是会伤筋动骨的。

    这么一想,就算是卢象升,又如何能忽略这些事实呢!

    见他们都不答话了,崇祯皇帝便微笑着说道:“因此,这和莫卧儿帝国的战事,还须得朕亲征才行。朕不想因为莫卧儿帝国之战,就拖累了国内良好的经济势头!”

    如果说这个天下,有谁是最有把握灭掉敌人的,那么除了崇祯皇帝之外,别无他人!

    反正从崇祯皇帝领兵打仗一起来,全都是以极小的代价赢得巨大的胜利,从来没有例外!

    于是,就这么的,再没有人和崇祯皇帝来争论出兵这个事情了。

    于是,崇祯皇帝就领军出发了。

    这一次的出征,他带的兵力也不多。只有骠骑营的一部五千来人,总兵是周遇吉。

    其他总兵,很多都已经年纪大了,五十开外了。事实上,就连周遇吉都已经不年轻了,但相对来说年轻一点。

    在这支军中,还有一名三十多岁的年轻将领,叫做李来亨,周遇吉手下的参将。崇祯皇帝出征,其实是有意培养他的。

    另外,他还发调令,调了吴三桂、孔有德领五千余骑随驾出征。他们两个,在灭了建虏之后,是封了登莱总兵,驻守在登莱,其中孔有德就负责那边的水兵训练。

    这其中,孔有德刚好五十岁,而吴三桂是四十岁,比崇祯皇帝还小一岁。

    这次出征皇帝御驾亲征,比起以往,是有的路段可以坐火车,不但快,还能省体力。而且他也不用带粮草物资,直接走就是。军力不多,只需要地方筹集粮草就成。

    让人想不到的是,崇祯皇帝并没有领军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