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崇祯窃听系统章节目录 > 205 郑芝龙的决定

205 郑芝龙的决定(2/2)

崇祯窃听系统作者:叫天 2020-03-30 08:06
由得非常诧异,很想话的样子,只是看到他爹的样子,最终还是没敢。

    郑芝豹听了后,却不由得失声问道:“真得?”

    郑芝龙的眼睛稍微一亮,不过却是恢复如初,脸上出现了一丝冷笑,心中想着,如此幼稚的借口,还不是看中了自己手中的兵力和财富!

    “当然是真的。使亲口得啊!难道他敢编排皇上?”郑鸿逵转头看向自己的弟弟,理所当然地回答道。

    郑芝豹一听,不由得转头看向自己的侄儿,伸手拍拍他的肩膀,羡慕地道:“森儿,以后肯定是大有前途了啊!”

    “有什么前途?”郑森还没话,郑芝龙却是有点气恼地先开口接话道,“这种事情,你有多幼稚才会相信?来,你来做个梦试试?”

    看到他这么生气的样子,郑芝豹张了张口,最终没有回应。而郑森的脸上出现了一丝委屈,感觉自己爹爹怎么今吃错了药一般。

    “大哥,你还别不信!”谁知,郑鸿逵却是开口回答道,“据去年年底的时候,皇上还梦见太祖了呢!教导了皇上之后,皇上连连出手,已经扭转了北方战局。估计要不了多久,北方战事就会结束了!”

    “什么?”郑芝龙一听,略微有点诧异,但更多地却是不信,“皇上还能出手什么?都登基这么多年了,还不是被那群文官给耍得团团转,自己根本没有一点主见。要不然,你以为朝中重臣换得和吃饭喝水那么频繁是什么原因?”

    他自己也是一方势力的领袖,当然知道稳定的手下有多重要。要是他手下那些重要职位的人,被他经常换来换去,那就明,自己内部绝对有问题了。

    但郑鸿逵听了却是不服,当即把听来的有关皇上变了的事情,一一给郑芝龙听。边上的两个听众,也听得非常关注。

    于是,崇祯皇帝穿越之后的一系列事情,比如驳斥杨嗣昌的攘外必先安内,力保卢象升,整顿厂卫,激励秦兵士气,打了一个大胜仗的事情,都一一了出来。

    事实上,崇祯皇帝也是在秦兵歼灭了五千多建虏步卒后,才派人南下的。毕竟有个大捷垫底,事情就会不一样。否则只靠一个皇帝身份,在如今这个世道,又有多少威慑力!

    郑芝龙就静静地听着,越听越诧异。因为从他所掌握的情况来看,他觉得如今的皇帝只是一个志大才疏之人而已;可是,按照郑鸿逵所描述,还真是太祖入梦之后,手段一下变得高明起来。难道……难道皇帝还真能梦见一些事情?

    想着这个问题,郑芝龙这种老江湖总还是不大相信的。可是,他又不知道这世界上,竟然还可能存在穿越这么一个事情,更不知道原本历史会怎么发展,因此就变得将信将疑。

    “大哥,事情就是这样的。”郑鸿逵完之后,对他道,“只要你不想造反,我觉得森儿被皇上看重是好事,不如顺水推舟,给森儿铺个路。”

    这个时候,大明帝国到处都是造反的人,因此,这造反一个词,已经是被人频繁提起的事儿了。这里又没有外人,他也就毫无顾忌地了出来。事实上,郑芝龙在这里,就等同于土皇帝一般。

    听了他的话之后,郑森就盯着他爹,带着一脸的期待,插嘴忽然道:“爹爹,圣人有教诲,我辈中人,当为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岂能造反祸乱下!”

    他这话,隐隐带了一点谴责之意。很显然,他从受到的教育,让他和他爹的想法,根本就不在一个路子上。

    “嗯?”郑芝龙一听,带着一丝怒意,从鼻腔里哼了出来,盯着自己的儿子,心中想着,你老子我又不是没造反过,如今只是被朝廷招安了而已!

    然而,让他有点意外的是,这一次,郑森并没有害怕他,或者,虽然有点害怕,可还是倔强地抬头回视,并没有低下头。颇有点鹰翅膀硬了,有自己独立主见的意思。

    边上的郑芝豹,虽然也同样是生员,可比郑森的年纪要大多了,没有被什么圣人教诲给影响。只是看了自己侄儿一眼,眼神中带着一丝“你还嫩”的意思。

    不过,郑鸿逵这一次,倒是力挺自己的侄儿,开口话道:“大哥,我们的实力其实是在海上,要是造反的话,朝廷必定调集重兵过来围剿,你觉得我们还能待在福建么?到时候肯定要背井离乡,逃去海岛,这又有什么意思?”

    这个时候,哪怕是郑芝龙,也还是没有信心,觉得自己能真得占据福建,抵抗朝廷的围剿。要不然,他都不会那么心翼翼。他的实力,正如郑鸿逵所,主要就是水师,是在海上发财。一旦造反的话,必然要退去海岛。

    而这样做的后果会如何,他这个海盗王其实心中也明白。没了大陆依靠,将来有一日,他必将和那些被他消灭了的大海盗一样灰飞烟灭,或者被第二个郑芝龙所取代。

    而且,他也没把握,如果他造反的话,那二十万手下,会全都跟着他造反。要知道,他当年之所以会从众海盗中脱颖而出,就是接受了招安,成为了朝廷的人,利用朝廷的大义和资源反过来去对付其他海盗才有了今的。他不敢保证,不定自己手下中就有类似自己这样的人存在。

    这么想来想去,就有点烦躁。看到儿子盯着自己的表情,就更是烦躁。不过,他终归是个理智的人,考虑好久之后,便拍板决定道:“还是那句话,这事就先拖着吧,我去大员走走。派人探知北方消息,盯着巡抚府,有任何动静,立刻报于我知。”

    很显然,他还是要看看情况再。

    想想也是正常,这是关系他们郑家未来的大事,匆忙之间做出决定,反而不符合他郑芝龙的个性。

    在郑芝龙真得离开安平镇,跑去大员的这个时候,北方,京师,子劲旅终于押着八大晋商及同党回京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