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新三国终结者章节目录 > 第七十七章 前沿阵地

第七十七章 前沿阵地

新三国终结者作者:解剖老师 2019-02-09 16:47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车同轨”、“行同轮”,筑驰道于天下,宽五十步(合六十九米),隔三丈栽种一棵树,道路不仅宽阔,且高出地面,并用石器夯实。

    秦驰道以都城咸阳为中心,通达全国三十六郡郡治,西北至陇西、北地二郡。

    从长安到陈仓(现宝鸡市)的驰道宽阔平整(比如今的高速公路还宽阔),宽三十丈左右,两旁不时能看到几棵残留的榆树,树木高大粗壮,树木见证了战争的岁月。

    荀攸和刘靖并马而行,兴致盎然,一路上他引经索典,讲述这条通往陇山的驰道是秦始皇嬴政下令,征调十万民夫耗时五年修筑而成,长六百多里,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后又经武帝下令整修,但经过长年战乱,两旁的树木大多已被砍伐,后人又不断栽种,树木参差不齐;荀攸还告诉刘靖,从长安沿泾水南岸到萧关也修建了一条驰道,宽二十多丈,长八百多里。

    秦始皇真是一代大帝!

    驰道上行人寥寥无几,碰到的也是从汧阳(现千水县)逃往长安的难民。

    一些农民正在田里劳作,两旁的禾苗抽了穗。

    太阳高挂,蓝天碧水,风光旖旎,怎么和心中荒凉、灰蒙蒙的大西北有天壤之别?常年战争并没有破坏自然景色,气候变化,后人的过度开垦和放牧才是根源。

    文明是上帝给人类的惩罚!

    右扶风黄琬及众掾属一路陪同,前往汧阳。

    晚上在平陵城内休息,县令马泰,县尉马宏等急忙出城迎接。

    平陵县城位于渭水北岸,京兆尹和右扶风结交处,隶属右扶风,有二万多人。

    “马县令,平陵的百姓有没有逃亡的?”

    “回禀征西将军,前段时间有部分百姓逃亡,听说将军大人到了长安,不少人又跑回来了。”

    “告诉百姓们,只要有本帅在前面,叛逆休想过得陇关,督促百姓安心种地。”

    “下官知道了。”

    “本城有多少士兵驻守?”

    “回禀征西将军,有一千士卒!”马宏也和马泰的年龄差不多,高大魁梧。

    过了右扶风的郡治槐里城,傍晚在美阳城内歇息。

    美阳是前车骑将军张温平息叛乱的大本营,地势险要,城墙高大,城内有五千大军驻守,堆积了大量的粮草军械,是大军给养的中转站。

    过郿县,沿汧水右岸前行,沿宽阔的回中道(回中道南起汧河河谷,北出萧关,是关中平原通往陇东高原的交通要道,将长安通往西域的萧关古道贯通)北行,跨过木桥。

    夕阳下,枫亭前矗立一大群熟悉的身影。

    厉锋校尉黄忠、刺奸从事鲜于雨、从事程昱、屯骑校尉皇甫鸿、步兵校尉段毅、射声校尉武虹、长水校尉刘民、虎牙都尉辛曾、南部都尉蔡瑁和北部都尉王国等众将急忙迎上前来。

    汧阳位于汧水的西岸,西临陇山,南靠吴岳山,扼守回中道,距萧关二百多里;与陇县城隔山相望,相距一百多里,是陇关东侧的第一座城池,战略位置重要,城墙高大,引汧水开挖了十丈宽的护城河,城内有二万余百姓。

    屯骑校尉皇甫鸿,字坚寿,三十多岁,和他父亲皇甫嵩一样,相貌堂堂,高大魁梧,虎虎有生气,奉命带五千部下昨日赶到了汧阳。

    “皇甫校尉是本地人吧?”史书记载,皇甫嵩是朝那人。

    “禀报大帅,末将出生在朝那城。”

    “城里还有什么亲戚?”

    “禀报大帅,末将的大部分族人都还住在城里。”

    “皇甫校尉,高平、萧关的情况如何?”

    “禀报大帅,末将奉大帅命令留下了五千部下,三千驻守高平城(现固原市原州区),二千驻守萧关,加上萧关守军,萧关内共有四千大军驻守,关内军械粮草充足,叛逆休想十天、半个月攻破它。”皇甫鸿信心十足。

    “那就好!”

    “皇甫校尉,除了陇坻道、鸡头道和瓦亭道,还有翻越陇山的小路吗?”

    “禀报大帅,末将听当地猎户和采药人说过,有人曾沿羊肠小道穿越峡谷、密林,翻越悬岩峭壁,过了陇山,但山路凶险,一般人很难通过。”

    “公常,你要多派人手盯住这些羊肠小道,防止有人给叛逆通风送信!”

    “末将遵令!”

    “辛都尉,大散关情况如何?”

    大散关离汧阳也就一百五十里,沿回中道疾驰,一天不到的路程。

    虎牙都尉辛曾,字令舒,三十多岁,瘦长、俊秀,像个儒雅的书生,奉命率领一万骑兵从大散关赶到了汧阳。

    “禀报大帅,现在武都郡还在杨太守的手上,边关外没有发现叛逆踪迹,关内有二千官军把守。”

    “那就好!”

    “段校尉,陇关情况如何?”

    步兵校尉段毅,字镇古,四十岁左右,高大健壮,短须,面容坚毅。

    “禀报大帅,叛逆在关外十里扎下大营,封锁了关口,陇县的消息已经中断!”

    军帐。

    “这里的难民就交给黄大人了,从中再抽出一万人充当民夫,由征西将军府提供一日二餐,其余的人组织起来开垦农田,种些秋冬季的庄稼,不能光靠朝廷赈济!”

    “下官马上派人去办。”

    “皇甫校尉和王德明、韩文约和马寿成应该很熟吧?你说说我们应该怎么做!”

    “回禀大帅,大帅只要坚守不出,叛逆必将撤退。”

    “皇甫校尉说得对!但我们兴师动众,十几万大军,耗费朝廷几十亿军费,难道这次就这么便宜的放这帮叛逆走?让他们明年有机会又返回来?让凉州的百姓再次经历一次流离失所?”刘靖面色突变,变得严肃起来,众将的脸上充满期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