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修真小说 > 易鼎章节目录 > 第二百四十九章 潜势(下)

第二百四十九章 潜势(下)

易鼎作者:荆柯守 2019-02-08 20:37
    第二百四十九章 潜势(下)

    十月三日,出兵,吉。

    豫州官道上,一支骑兵飞疾驰。

    整支骑兵身着纸甲,马蹄轰然,一眼望去,给人一股杀伐之气。

    此时秋日,道路左右的草木还存活着,却开始有了衰败,淡淡的黄色,随风拂动,带起一丝秋意。

    因道路是泥土路,这支骑兵一路过,就会带起一阵尘土。

    这支骑兵有着一百左右,并未带着队伍旗帜,看情形,是前面打探情况的游骑。

    “报!”疾驰十里,前面有一人一骑飞驰而来。

    见骑马飞驰而来,骑兵的营正勒住缰绳,整支队伍都缓缓的停了下来。

    和一般骑兵不一样,这营正身披重甲,年三十左右,面容刚毅,带着杀气。

    这时,探马已到了前面。

    此人向着营正行礼,在马上禀报的说着:“大人,周围五十里并没有遇到大股敌军,但在应口县附近,发觉一处战场,我军一支,正与魏军战斗,各有千人左右。”

    “两千人的战斗……再探!”骑兵队伍营正双眼微微眯了一下,口中沉声说着。

    “诺!”探马再次离开,向着前方而去。

    骑兵营正又吩咐了一人:“你回去,向王上禀报此事!”

    “诺!”

    “全营跟我行,伺机而动,助友军一举破敌!”营正说着,虽这支骑兵只有百人,但关键时投入战斗,在规模千人的层次上,无疑是一把尖刀!

    “诺!”远在三十里,一支大军浩浩荡荡的走着,所到之处,腾起浓密的烟尘,大片猎猎飞舞的旗帜在飞舞着。

    大军连绵十数里,密密层层绵延到视线的尽头,上万人就可以汇成一片人海,更不用说五万人,以及大量马匹辎重随行。

    此时秋高气爽,视野清晰,数里内尽在眼内,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楚军步骑而行,一式红色纸甲,隐现枪林刀山,似乎大地在燃烧一样。

    大阵中,有一支骑兵,旗帜鲜明,队伍行进有序,一杆高高的赤龙大伞,在一个台车上飘扬着,周围马蹄声隐隐如雷。

    三千骑兵,虽在行军中,还是能大体上保持整齐,雷鸣一样的马蹄声,连成一片,区区三千,就有一股铺天盖地吞并四海的气势。

    赤龙大伞下,高台上,有一个青年人,身上穿戴着金盔金甲,拉着巨车的战马更是难得的神骏。

    这时虽穿着盔甲,坐在高台的椅上,还能看出挺拔之姿。

    正是亲自举兵五万赶赴豫州的王弘毅。

    此时,樊流海和魏王周旋四月,魏军早疲惫不堪,当然樊流海的军队也是一样,这时以逸待劳,大军出动,就可从容一举击破。

    下位者总觉得县市的事都这样复杂,郡省必会更复杂,朝廷会更复杂,某种程度上的确是这样,但更追究本质,实际上越到上面越简单,特别是对王弘毅这样的人来说。

    一个县,有上万户,有乡绅土豪、官员同僚、上下级、邻郡县,牵一发动全身,有上千种因素,非常复杂。

    可到了王弘毅的层次,就非常简单明了,天下就十几个古州,而能对豫州干预的一个因素也没有,因此任何阴谋都是渣,简单的加减乘除就可扫平天下。

    这次战略,就这样简单,派三万人先僵持,疲倦敌军,消耗粮草,等敌士气低落时,率新锐大军,一举破之。

    简简单单,堂堂正正,无可抵御,无法化解,这就是大道至简的意思。

    王弘毅虽已是王者,自是不会坐享其成。

    开辟江山平定天下时,身为主公,只知坐享其成,不能服众。

    王弘毅自然明白这道理,而且御驾亲征,对全军是一种激励,本来战事对楚军有利,王弘毅不介意再添上重重的筹码,迅速将豫州拿下来!

    “报!”这时,从前方飞驰而回的探马,离的很远,就高声喊着。

    前面自有人拦截盘查,见确是本军的探马,方放行过来。

    “启禀王上,前面五十里,并无发觉大规模敌军,唯发现一处战场,我军正与魏军进行战斗,各有千人以上。”来人到了王弘毅前,翻身下马,恭敬的禀报着。

    “王上,可继续行军?”有将问着。

    王弘毅说:“继续行军,千人左右,不必有停顿。”

    并且先锋营没有回来,就是投入战斗了,自己到达时,只怕战事已是结束了。

    随着王弘毅的命令,大军继续向前,行出三十里,抵达战场时,果战事结束了。

    此时战场上,还有零星的烟雾,不时传出了惨叫与闷哼声,这是战后补刀,而后勤医官系统,奔进奔去。将受伤的士兵抬下去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